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筑本身,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物,在建筑装饰设计中注入相应的社会文化环境内涵,已成为增强建筑文化品位的必要手段。而对建筑装饰的认识和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建筑文化及其与中华社会文化环境的密切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对我国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2.
当前小学“智慧教室”建设方兴未艾,只不过囿于现代课程观理念下的“智能”型教室特质(权威型、科技型、专业型)必须实现向后现代“智慧”型教室特质(多功能、探索型、开放型)转变。具体实施策略如下:对话丰富化——坚持由“结果主导”到“过程为王”的目标转移;信息交互化——形成多中心的发散型数据中转库;课程特色化——开发同具关联性和严密性的智慧课程;个性回归化——创造从当下到时空流变中的往复型、超维度对话(智慧)课堂。  相似文献   
3.
学校经典阅读生态的建设与学校教育追求"美好生活"息息相关,更是新时代教师重要的文化使命。正视传统经典阅读生态遭遇被"互联网+"时代的习得性阅读习惯(移动化、交互化与碎片化)冲击的事实,新时代重建经典阅读生态,必须顺势而为,采取如下策略:以"精神漂流感"统摄移动式阅读;以"多元化邂逅"拓展交互式阅读;以"新形态经典"牵引碎片式阅读。  相似文献   
4.
5.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变革经历了约六十年的发展历程.政治驱动的前三十年“逆知识化”特征明显;经济驱动的后三十年“离农”“去农”趋势显著.2013年中国进入“新常态”以来,“文明型塑”成为推动农村教育变革的应然追求:积极的公民意识与共同体意识理应成为教育改革的“目标共识”;文化重建、创新驱动、生态保护、家庭参与应在焕发农村教育活力上发挥更大引擎;教育变革必须居于农村社会变革与文明崛起的优先地位;行动、认识上必须保持平和、乐观的战略定力.循此,新常态下农村教育变革的实然路径实施如下:第一,从经济、政治、文化、政策等角度全面构建农村社会共同体意识,继续坚持农村居民的启蒙教育;第二,鼓励农村学校多主体办学方向,发挥政府、教育基金、现代“乡贤”的变革引领作用;第三,构建农村居民终身教育体系,实现高校、中小学、社区大学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第四,必须从灵性呼唤与精神重建的高度来看待教育改革的长期性.  相似文献   
7.
"教学评价"这一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所指内容不同,有研究者将其归纳,认为至少包括了三种含义[1],本文使用教学评价这一概念所探讨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学习与发展的评价[2]。现代教学论和评价论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其实是在一步步或明或隐、或大或小的评价活动基础上展开的。  相似文献   
8.
9.
单质碳和一氧化碳还原性的综合实验,是初中化学《碳和碳的化合物》一章复习课的一个重要实验.1.实验目的采用课本装置,实验加热所需的时间较长,影响课  相似文献   
10.
由"素质"到"核心素养",深刻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能力本位目标的时代转型.聚焦于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对21世纪新型人才的紧迫需求,"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专家型思维、复杂交往、终身学习品格与公民社会参与意识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以造就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域应该积极尝试从学科素养、跨学科素养两方面并进的形式进行新一轮的课程内容更新,课程实施上重视以任务为取向的内在价值,课程评价上坚持独立于社会之外的卓越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