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学自中世纪诞生以来,始终把知识的创造和人才的培养作为自身最基本的价值追求,其作为学术性组织与政府和企业存在着根本的区别。高校与行政机构的区别主要在于:行政机构是根据理性管理原则,如科层化和科学管理来设置机构、划分权限和进行明确而清晰的职责分工,以实现效率的最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大学纷纷开始实施战略规划活动,我国大学在20世纪90年代也纷纷开始了自主性的战略规划活动,然而对于大学战略规划活动的有效性问题却始终存在争议,相关实证研究也呈现出支持和否定两种结果。但对大学来说,实施战略规划至少可以有效终止组织内的争论、凝聚发展力量,同时战略规划还是大学回应外部利益相关者重大关切的工具。大学实施战略规划肯定会出问题,但出问题并不表明战略规划在本质上是无效的,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应对这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大学必须充分认识到,实施战略规划是为了帮助其更清晰、更有效地思考。此外,如果大学不实施战略规划,就会挑战现有秩序,丧失合法性。以上这些理由决定了大学不应该回避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3.
虽然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在人才培养类型、高校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方面仍停留在精英阶段,由此必然造成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的类型失衡,带来人才供给丰富与适合人才短缺并存的悖论。为此,必须创新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类型、高校办学模式、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变革。  相似文献   
4.
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遭遇诸种困境:一是大学中通识教育文化在研究文化的强势挤压下陷入文化困境;二是通识教育在大学决策中枢中缺乏代言人而遭遇组织困境;三是研究导向的教师聘任、晋升、奖励制度使通识教育陷入了制度困境;四是核心课程和分类选修课程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通识教育陷入课程模式困境。针对这些困境,美国多所研究型大学在其新近通识教育改革计划中提出了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1.工业革命的深入推动了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准备了社会经济的前提条件。自18世纪60年代以来,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I业,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且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同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仅没有缓解,而且矛盾更加剧烈。一方面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财富日益增多;另一方面,资本家把机器变成残酷剥削工人的工具,把工人推向贫…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的"行政化"和"去行政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校"行政化"是指高校作为学术性组织的特性被忽视.用行政的手段和思维管理高校.高校"行政化"可概括为外部"行政化"和内部"行政化"两个方面.高校"去行政化"的本质是按高等教育的规律办学.去行政化的具体途径包括转变政府管理教育的职能和方式以理顺政府与高校的关系,高校要建立符合教育规律和学术规律的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在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则在于解决好高等教育的宏观架构问题,即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体系问题。高等教育体系作为高等教育的宏观架构,涉及六个基本问题,即高等教育的类型、层次、各类型高等教育之间和各层次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关系、各类型高等教育之间和各层次高等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高等教育机构的分工以及高等院校在该分工体系中各安其位的问题。通过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把握,将从理论上为分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创新问题提供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8.
近年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实施通识教育过程中遭遇诸种困境:一是大学中通识教育文化在研究文化的强势挤压下陷入文化困境;二是通识教育在大学决策中枢中缺乏代言人而遭遇组织困境;三是研究导向的教师聘任、晋升、奖励制度使通识教育陷入了制度困境;四是核心课程和分类选修课程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使通识教育陷入课程模式困境。针对这些困境,美国多所研究型大学在其新近通识教育改革计划中提出了因应之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