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不X”附加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所谓附加同(tag—question),是指附加在某个句子(S)后面的一种有特殊交际功能的疑问句。它有三个特点:一、不独立使用,必须附加在某个非疑问句的后面;二、由疑问格式或者疑问词单独构成疑问句;三、回答必定是简单的,肯定或者否定。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这类问句,从形式上看,是抉择问句”,“但就意义而论,这类问句和单纯是非问句没有区别”。因  相似文献   
2.
语法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汉语语法本体研究跟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向互动”的.一方面汉语语法研究必须结合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注重句法的语义分析,另一方面也必须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发现问题并吸取灵感;至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需要从汉语语法研究中吸取营养,而且在引入语法本体研究成果时必须化繁为简、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3.
上海方言的话题疑问句与命题疑问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上海方言疑问句系统里存在着"话题疑问句"与"命题疑问句".前者是"S伐?"后者是"S,VP伐?"并且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指出命题疑问句不但数量多,而且是优势句式.两种疑问句存在着一系列的区别点,从中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以及演变特点:1.多个来源,导致多元化.2.两类互补,形成主流化.3.多类消长,导致杂糅化.  相似文献   
4.
林祥楣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指定教材.语法部分吸取了汉语语法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为适应自学考试的特殊需要在内容上作了适当调整,并形成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现综述如下:一、词类系统林本词类系统有三个特点:(一)第一层次首先分出实词和虚词,标准是看它  相似文献   
5.
在一个词语组合里,相匹配的词语之间存在着制约与反制约关系。比如动宾结构,动词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名词也不是被动的,而是反制约于动词,它的次范畴小类的不同往往会影响句法结构的意义。明确这一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至关紧要的。  相似文献   
6.
"港式中文",是社会变体、地域变体和功能变体的综合体.它以标准汉语为基础,同时又长期而且多方位地受到粤方言、英语和文言文的影响,具有鲜明的香港特色,是属于一种过渡性质的中间书面语.讨论"港式中文"形成的原因、性质和特点,对探索共同语、方言以及外语的交融和影响,探索口语对书面语的影响和渗透,探索语言变体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教材的精品意识与精品课程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暨南大学是著名的华侨大学,以海内外侨生和南方方言区学生为主."现代汉语"课程实施精品策略,无论是内容设计还是教学方法,都体现出一种强烈的创新意识.其特色就在于抓住教材建设,树立起精品意识,并以教材建设推动队伍建设和网络建设.  相似文献   
8.
说框式结构“想X就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框式结构"想X就X"是现代汉语常用结构,它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主观性,其中X1和X2同中有异."X"可以是动词、形容词、区别词、名词、代词.文章对该结构进行了语义和认知的考察.  相似文献   
9.
汉语框式结构说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现代汉语里,框式结构高频运用,有其特定的结构模式和特殊的语法意义。它不是词,也不是常规短语组合,更不是句子。本文为此提出了三条鉴定标准,区分典型的、准典型的和非典型的框式结构;并就框式结构的类型、不变项和可变项的特点、整体结构功能的变化、正式变式对应式、语义增值、语用特色、语法化进程,以及跟构式语法理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说新崛起的汉语语法学史评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语法学史评学有两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历史学和评述学,近20年来,汉语语法学史评学出现了三次高潮,并且形成四大特色,汉语语法学史评学的建立标志着汉语语法学正在走向成熟,但是还存在着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史评研究有三条基本要求:求实,求真和求信,这就要求研究应该具备无私,无畏和无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