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6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语文课程中,中学生最难学、最怕学的就是文言文。因为:首先文言文毕竟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和理解能力相差太远了;其次许多教师教学文言文功利性太强,主要从考试角度进行教学,讲究字词落实,句段落实,篇章落实,基本上都是采用训诂学的方式来教学文言文,且已经程式化:解题—介绍作者、写作背景—讲解课文—朗读背诵—巩固训练,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学生能不生厌吗?  相似文献   
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样的名言警句我们都能倒背如流。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往往在学生兴味索然的时候有许多老师却束手无策。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十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总结出来就教于方正之家。一、语言吸引法。即教师用准确、精炼、形象、生动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教师语言的感染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地投入学习之中。准确、精炼是前提,形象、生动是基础,亲和力是保证。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词不达意、废话连篇,这样的课肯定是一团…  相似文献   
4.
对口语交际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语交际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笔者认为: 首先。要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要求。把握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6.
毕业赠言     
【设计思路】临近初中毕业,学生有许多话要对同学、老师、母校说,“毕业赠言”为他们提供了一次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机会;一个展示个性,展示才情的平台。虽然毕业赠言人人都能写,但是由于其特殊的保存性、纪念性、鞭策性,因此应尽量写得精练、生动、形象、富有时代感、饱含感情、给人以启迪,指导学生写作时,应将此作为重点。本设计按六步进行:酝酿情境—明确写法—范文引路—文题点拨—自我训练—佳作评点。“酝酿情境”解决“想写”的问题,其余五步解决“能写”、“写好”的问题。整个过程力求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导写过程】一、酝…  相似文献   
7.
【学习目标】1.感悟细节描写及其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并记录的习惯; 3.学习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描写细节。  相似文献   
8.
作为文本解读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 ,探究式阅读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效。它有鲜明的问题性特征 ,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 ,以问题贯穿始终 ,从问题开始 ,以问题结束 ,又带动更新更多问题的一种文本解读活动。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创新能力 ,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研究探究式阅读 ,指导学生运用探究式阅读去解读文本 ,于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改革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本文试着从一个侧面研究这种阅读方式。探究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是“探索追究”之意。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探究的定义是 :“…  相似文献   
9.
上好作文指导课不容易:理论多了,枯燥无味;光是实例。学生依葫芦画瓢。讲多了,豆腐多是水;讲少了,少而营养不足。一些教师在作文指导上常常脱离教材,或者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大谈特侃作文法;或者总结出某类作文的固定格式死搬硬套;或者干脆随心所欲出一道作文题由学生写……如何搞好作文指导,一直困扰着中学语文教师。 其实,充分挖掘教材因素,是优化作文指导的必由之路。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采用单元组构,作文训练安排在单元之后,构成了单元教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作文训练又常常由写作知识、预备活动、参考题和例文所构成。如果能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有利条件,就能使学生较好地完成作文训练,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课标理念下的语文课堂必须具备如下特征 :①开放性。课堂不再全由教师主宰 ,不再是教师一讲到底或者学生被动思考回答 ,而应将课堂向学生开放 ,由学生自主完成课堂学习的一切活动 ,他们自主阅读、写作 ,自主地探究、对话、实践、质疑、析疑。②民主性。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地交流、对话 ,共同探讨、实践 ,使每节课都成为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③互动性。在对话、探究、实践的过程中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个体与群体互动 ,师生与教材互动 ,整个课堂生动活泼。④体验性。学生在课堂上体验阅读 ,体验写作 ,体验实践 ;体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