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近代蜀学,是指廖平及受他影响的蜀中学人之文化共同体,在清末至民国之文化转型期,对中西文明所作的深刻反思之学,以蒙文通、刘咸炘、唐君毅等为代表。萧萐父先生通过其父萧仲仑先生深受近代蜀学的影响。近代蜀学具有中西文化相资互补之属性,其特色在于:传统学术的根底厚实,特别是深通经史之学,而又堂庑宽广、心态开放、兼容并包、不囿成法,在表达上颇具诗性特质,做到哲诗互济,在人格上追求完美,仁智双彰。百多年来,学界多以欧洲文明作为唯一判准评论中华文明,有很多不相应的方面,亟需重识重估。中华文明源头孕育之中华各民族历史上的诸多属性仍未被我们所认识。萧先生的近代蜀学研究,启发我们发掘中华文明及其进程的独特性,不可本末倒置,丢掉中华文明之根。  相似文献   
2.
“千年国粹,一代儒宗”。梁漱溟先生的八字挽词,盖棺论定,高度概括了马先生的学术地位和人格风范。约50年前,贺麟先生即推崇马先生“兼有中国正统儒老所应具备之诗教、礼教、理学三种学养,可谓为代表传统中国文化的仅存的硕果”。①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教学与管理武汉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到本世纪末,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建立起一个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协调的博士生教育体系,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个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关键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博士生教学与管理又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钱宾四先生百龄纪念学术研讨会记盛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主办的这一研讨会於1995年5月11日至13日在香港举行。会议筹备委员会由许悼云(召集人)、全汉升、金耀基、刘述先、梁秉中、余英时等先生组成。为纪念这位著名的国学大师和新亚的创办人,现任新亚书院院...  相似文献   
5.
儒学的生命在民间武汉大学教授郭齐勇儒学,从它产生时起,就是平民之学,是学在官府下移为学在民间的产物。原始儒学具有平民的性格。真正的儒者(当然不是指小人儒和乡愿)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担当着社会的道义。几千年来,道统、学统、政统与治统之间,德与位之间,天爵...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质及其创造性转化的新契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传统”的关键词入手,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性中蕴涵的意义。通过比照西哲学概念框架结构的异同,强调了中国传统哲学创造性转换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即在吸收融合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华,反省儒释道和宋明理学的基础之上,对中国哲学的传统,进行新的阐释、发展和创造性的转化。作从以下不同的祝角讨论了中国哲学的三个显的特质:中国哲学的创化日新,生生不已;相依相待,整体和谐;事实与价值的连接,语言与超语言的贯通。作认为,这些原创性的智慧是全人类极其宝贵的思想传统和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7.
8.
"四书"或称"四子",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直到今天,不仅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而且是全人类文明中最光辉、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任何一个社会,一个族群,作为其文化土壤或社会化背景的有两个东西,一个叫"伦理共识",一个叫"文化认同"。所谓"文化  相似文献   
9.
老子的道论包含有本体论、宇宙生成论,也包含有体验、把握“道”的智慧与方法,人生修养的工夫与境界论。庄子的“道”是宇宙的本源,具有超越性、普遍性、整体性,其特性为“通”,是“自本自根”的。庄子的道论包含了破除成心,跳出藩篱,超越彼此是非,把握“道枢”的方法论与通过“心斋”“坐忘”“齐物”等工夫,达到“无待”“与道同体”“寥天一”的精神自由的境界论。  相似文献   
10.
评所谓“新批判主义”郭齐勇编者按:本刊1996年第5期发表“关于‘新保守主义’的讨论”一组笔谈文章后,引起了学术界、文化界的广泛关注,陆续收到了省内外一些参与讨论的文章,一些权威性文摘刊物也予以了报导与摘登。为了使讨论进一步展开,本期特组织、选择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