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托专业服务机构 创新高校仪器设备社会化服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在政策上对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型科研仪器社会化服务给予了鼓励和支持。该文以北京科技大学试点引入专业服务机构促进科学仪器设备使用的社会化服务为例,围绕建设背景、实施过程、建设成效等内容,对高校仪器设备资源社会化服务创新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周转房在各高校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稳定教师队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有益的尝试。随着高校的发展和房地产市场变化,周转房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何进一步加强周转房管理,充分发挥周转房作  相似文献   
3.
将胜任力模型理论引入理工科院校实验技术岗位管理工作,探索基于胜任力模型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为理工科院校招聘、培养和考核优秀的实验技术教师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献分析、实际调研、行为事件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手段,分析了素质模型的内涵特征和理工科院校实验技术岗位要求及标准,构建了理工科院校实验技术岗位胜任力模型。该模型对加强实验室技术教师的科学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对高校实验教学、实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双一流"需要一支高素质、一流的实验技术队伍作为支撑。加强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既是"双一流"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实验技术队伍发展的内在诉求。从一流学科指标体系所涉及的"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与学科声誉"4个方面对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要求入手,对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培养培训体系、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与区域经济共享、共赢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5.
针对信息类实验设备的特点,在原有大型仪器设备信息采集表的基础上,设计了信息类实验设备数据采集表,明确成本补偿原则。针对信息类实验设备的再创造功能,提出了信息类实验设备开放共享新机制,并形成了信息类实验设备协同育人新机制。结合中小企业对信息类实验设备的需求,提出了信息类实验设备"产-学-研-企"开放共享新模式。通过在自动化学院试点运行,运行效果良好,有效提高了设备使用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工资薪酬相关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和创新活力。在“放管服”背景下,针对集实验教学、辅助科研、社会服务于一身的实验技术人员,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核与聘岗相结合、业绩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导向明确、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可行性强的实验技术人员绩效评价体系,并在考核与聘岗工作中成功实施。该体系有效调动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质量,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以及服务社会科技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验室安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搭建了课程体系结构;通过对课堂教学、网络教学、集中实践、自主实践等4个模块的规划设计与教学安排,提出探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方法,重点探讨课程体系建设中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安全准入的整合性共建,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安全文化活动的协同式融合,以及"校—院—实验室"层面的层级化组织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流的实验室文化环境是开展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功能分析入手,根据"整体规划,发挥特色;以人为本,促进参与;充分学习,不断创新"的总体原则,从凸显物质文化的学科特色、注重制度文化的体系建设、发挥精神文化的凝聚作用、形成团队发展的规模效应等方面对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实践教学是理工科院校培养在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工程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文章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当前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共性问题,从实验条件、教学内容、指导模式、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工程训练实践体系的系统建设,以期培养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工程技术人才,打造综合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校进口设备合同的特点及其签订进口设备合同存在的一系列风险,提出了高校进口设备合同风险防范的策略,即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完备信用管理机制、健全合同审查制度、强化过程管理监督、加强结算风险防范等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