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光》一课(第12册)无论从它自身的特点看,还是从它在本册所处的地位看,都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作者思路、学习构思方法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2.
优化教法培养能力──谈《猫》的教学闻柯《猫》是语言大师老舍的一篇散文。作者以600字左右的篇幅,把猫的古怪性格及满月小猫的可爱形象描述得栩栩如生,并寓爱描之情于言语之中。一、整体感知,领会中心此前,学生已学过不少描写动物的文章,但那些文章大都是记叙动...  相似文献   
3.
情境型情境型就是让学生进入文章描绘的情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抒发的情感、阐述的哲理,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化难为易,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和表达力。特级教师李叶林是这样运用情境型来引导学生学习《画》这一课的: 1.揭示有山、水、花、鸟的彩色挂图. 2.循图读义,投出每行诗句的主要词(山、水、  相似文献   
4.
《书的故事》以“书”为线索,叙述了发生在年轻的卖票工人与鲁迅先生之间的一件事。 “书”是联系故事中两位主要人物的纽带。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五部分。(1)鲁迅先生托人代售书;(2)卖票工人想买书;(3)钱少买不起书;(4)鲁迅先生慷慨赠书;(5)书带来的安慰和力量。其中,第一、四两部分以鲁迅先生为主,第二、三两部分着重写卖票工人,而第五部分,即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则写了  相似文献   
5.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如此,教课亦如此。如若平铺直叙,象小和尚念经那样,令人听起来索然无味,那就收不到好的效果。要想打开学生智慧的大门,关键在于教者把课教活,使学生听了有兴趣,思路打得开,拓得宽;在于教师善于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有条理,有节奏,放得开,收得拢。 如何把课教活?没有固定的模型。如果说有规律的话,那就是要针对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结尾,各具特色,丰富多彩。引导学生学好这些结尾,不仅是理解文章内容,挖掘中心思想的必需,而且是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之点。  相似文献   
7.
理解句意六法闻柯,王月华“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是小学高年级教材中经常出现的练习形式,引导学生完成这类作业,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六种。一、抓“眼”法“眼”即句眼,它是句中关键性词语,是全句思想的泉眼、意义的焦点。抓住它,对理解句中深藏的意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8.
学生获得知识,有“单纯获得”和“自觉获得”之分。我们的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叶老提出的“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动研索,自求解决”的理想境界。因此,就必须让学生自觉地获得知识,就必须狠抓学生的认知过程。就阅读教学而言,不仅让学生获得一篇篇课文中字、词、句、篇等知识的本身,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参与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去获取独立阅读的能力,发展智力,应用和发展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怎样抓学生的认知过程呢?我以为,其基本途径主要有:一、转变教学思想,重视阅读…  相似文献   
9.
教学不是单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叶圣陶提出的“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理想境界。就阅读教学而言,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相应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而且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掌握和运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一、转变教学...  相似文献   
10.
古诗的艺术魅力在于“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因此,古诗的审美教学,应紧紧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一、诗中有画──色彩美大凡名家高手无不倾心于“诗中有画”的艺术境界。他们往往以精美的文字,展现出一幅幅色彩明丽的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请看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瑟瑟,这是指碧绿的颜色。诗人运用红、碧两色,寥寥几笔勾画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夕阳返照,水波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