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与同题材作品相比,李商隐的《蝉》不是直写物象,绘形绘声,而是托物寓意,抒情言志,于虚处用力,借蝉以寄寓自己志行高洁而不遇于时的处境和悲愤无告的心情。前半部物我同一,写蝉即写人;后半部物我相分,咏蝉寄恨,隐显分合。整首诗构思缜密,体物精当,物我融合,是咏物的上乘之作。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介语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在教学过程中采集的中介语口语语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日本学生在学习汉语不同阶段口语中的偏误类型和特性,以及教师怎样通过偏误纠正,引导处于中介语发展不同阶段的学生更好地进行汉语学习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中介语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在教学过程中采集的中介语口语语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日本学生在学习汉语不同阶段口语中的偏误类型和特性,以及教师怎样通过偏误纠正,引导处于申介语发展不同阶段的学生更好地进行汉语学习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本学生在用汉语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在语言表达、语篇建构、文化内涵三个层面上存在着一些规律性的偏误,为了防止这些偏误的产生,帮助学生提高汉语写作水平,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介语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在教学过程中采集的中介语口语语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日本学生在学习汉语不同阶段口语中的偏误类型和特性,以及教师怎样通过偏误纠正,引导处于中介语发展不同阶段的学生更好地进行汉语学习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介语的石化现象是阻碍日本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极大路障,以中介语理论为指导,从中介语石化现象的成因出发,分析对日汉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