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1.
为获得二甲基甲酰胺(DMF)与氯仿(CHCl3)精馏分离的基础热力学数据,实验采用改进型的Rose平衡釜测定了DMF-CHCl3体系在760mmHg下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并分别用NRTL和Margules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实验数据满足热力学一致性的检验,且NRTL和Margules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偏差小,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026和0.0010,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81%和1.23%,可满足工业精馏工艺过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以碳酸氢铵为沉淀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出多晶Nd:YAG纳米陶瓷粉体.采用XRD,SEM,BET等测试手段对粉体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煅烧温度、反应温度、Al(NO3)3浓度对粉体形貌、粒径以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在900℃煅烧2h直接生成Nd:YAG,并且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粉体粒径逐渐变大,1100℃时煅烧所得粉体的平均粒径约为70nm.反应温度为30~40℃、硝酸铝溶液浓度为0.1~0.2mol/L时,所得粉体为球形或类球形,分散性最佳.  相似文献   
3.
采用柠檬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柠檬酸三丁酯。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催化剂种类、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酯化率的影响,从而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采用一水合硫酸氢钠为催化剂,醇酸摩尔比为4:1,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温度为115℃,柠檬酸三丁酯的酯化率可达96.94%。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壳聚糖(CMC/CTS)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CMC/CTS比值(质量比)、甘油质量、聚乙二醇质量及反应温度等各因素对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CMC/CTS为3:1、甘油为1.60 g、聚乙二醇为3.20 g、反应温度为25℃时,其吸水率为405 g.g-1,且吸水速率适中,保水性能良好,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5.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和乳化能力,并研究无机盐对混合体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当m(SDS):m(CTAB)为8:2时,表面张力低至29.25mN·m-1,表现出较强的表面活性,且无机盐有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对煤油具有较好的乳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生物模板法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及其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螺厣片作为生物模板制备纳米羟基磷灰石,并与纯水体系下制备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对照研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纯水体系所得为刺球状的羟基磷灰石,其直径平均为50nm,而田螺厣片的诱导作用可形成棒状纳米羟基磷灰石,且其结晶度更好,并对其形成机理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植物叶上铅含量的吸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植物叶上的铅含量,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缓冲溶液的酸度和用量、二甲酚橙(XO)的用量、显色时间等因素对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5.50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铅与二甲酚橙和乳化剂OP反应生成红色的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λmax=572nm,加标回收率为98.59%-103.96%,被测试的六种植物中,单位面积的女贞吸铅量最大,可达10.4015mg·m-2,可为环保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是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实用性强灵活性高,但内容复杂、难掌握等特点.值此我校新时期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之际,本文结合我院应用化学专业建设特点,分析了该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探讨与相关课程联系、科学教学方法,阐述了该课程在应用型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中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