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体育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基于临床中药学学科、专业特点及教学内容特点,结合培养中医药院校学生中医思维模式的教学目标,探讨临床中药学教学评价方法,将教学评价与教学诸要素相互融合,将评价环节(终结性评价、实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融合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构建具有实践性、理论性与适用性的中医思维模式化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建立不同教学环节下的评价方式,体现各种评价方式的整体性与统一性,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的同时,最终在临床中药学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中医思维模式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教学方法直接关乎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本文结合目前临床中药学学科特点及教学体会,提出以整合多元教学方法为要旨的观点,综合采用传统讲授法以发蒙解惑、多媒体教学和饮片辨识教学法以激发兴趣、PBL病例教学法以践行真知等,发挥各自教学优势,以期更好地完成临床中药学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以大医学观的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来指导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的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要明确课程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改善教学理念,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及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中医的科学定位,并养成高尚的医德医风,最终培养学生的中医临证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旨在建设一门将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中药学》课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