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2007年   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爸爸     
  相似文献   
2.
写与读     
写与读是分不开的。写之前读,是阅读,为积累储备,厚积而薄发。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若没有大量的课内课外阅读积累,没有一定数量的美句名篇储备,这样腹中空空毫无写作素材而硬要挤出几百字的作文来,那想必只能是缘木求鱼了。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多层次的阅读,是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相似文献   
3.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却只觉得日子过得好慢……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村边的几棵老樟树上,晃着那荡悠悠的藤皮秋千,随风飘逸着的片片欢歌笑语沁入人们心底,好甜好甜。那时候天总是很蓝,田埂儿边老牛的背上,驮着一支清幽的竹笛,【简评】这首诗歌有如下优点:节奏轻快明晰。每节诗都由一句“那时候天总是很蓝”领起,显得非常整齐;诗中追忆逝去的儿时光阴,情感纯洁天真,很能引起读者共鸣。诗歌意境优美。诗中意象,如老樟树、藤皮秋千、竹笛、池塘、冬雪等,莫不让人心驰神往。而这一切看似平常的景物,在我们眼前的现实生活中,却又好像已经可望而不可即,…  相似文献   
4.
《丑小鸭》是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献给全世界少年儿童的一篇经典童话。读这个故事,我们为丑小鸭的不幸遭遇而叹惜,也为他最终变成白天鹅感到欣慰。文章生动有趣,寓意深刻。我们不妨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去探寻一下丑小鸭是如何变成白天鹅的。  相似文献   
5.
构思与创新     
题目1.在新的起点上2.春雨(原人教版)学生A:老师,每次写作文您都要求我们认真构思,还说要写出点新意来。构思和创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老师:作文的构思与创新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所谓构思,通俗一点说也就是写作前打草稿或者打腹稿。而创新则要求我们在构思的过程中要时时有一种求新求异的意识。两者不能机械地分开。学生A:您能举些例子具体地说说怎样构思和创新吗?老师:好的。创新之路不拘一格,总的要求就是尽力做到人无我有,写他人所未写或者少有人写的东西。常用的方法有逆向思维法、从冷门材料中选材等。比如,在一片赞扬声中来个鲜明…  相似文献   
6.
仅仅是因为书写的不规范,一封本来只需要一天就可以寄到的本市信件,却足足迟到了四天!也许有同学会认为:不就是迟收到了四天吗,迟四天与早四天又有什么区别呢?反正可以收到就行了,真是小题大做。四天的时间啊,果真没有什么区别吗?有资料表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已经掌握了制造原子弹的技术,不过苦于本土没有核原料,于是德国法西斯装运了一船核原料前往日本。美国情报部门获知后,赶紧派军舰前往拦截,将日本的运输船击叙事精简,“仅仅”“足足”和感叹号的配合使用,让文章起笔不凡。反面树靶,欲破先立。反问,引出下文。举美国及时拦截核…  相似文献   
7.
中午在家,正想提笔写点什么,忽闻门外人声嘈杂,接着一男子揪一小孩已至面前。“你现在就当着老师的面说说,看是不是老师叫你们进网吧的?”男子恨铁不成钢的神情中又有某种希望认同的神色,语气颇为气恼。我认出小孩是班上的学生刘鸣,那男子想必就是他的家长了。于是赶紧请他们坐下。男子歇了口气,告诉我:他今天到镇上办事,忽然看见儿子的背影在网吧门口一晃不见了,于是跟进去一看,果然在里面摆弄电脑。一打听,才知道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责骂他,还狡辩说是老师让进来的。于是把他拖了过来,来个当面对质。“年纪轻轻就进网吧玩什么电脑,那里面能…  相似文献   
8.
掌握常用的写作方法1.家乡新变化2.我尝到了成功的滋味(原人教版)提示:常用的记叙方法不外乎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几种,一篇作文采用什么方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作时应因文而宜。为了强调某一点,可以倒叙或者插叙。如要强调成功的滋味,可以插入失败的辛酸;要突出人物“我”,可以平叙一个“他”。同时要注意行文时要照应文题中的关键字眼,如“滋味”告诉我们最好用生动的心理描写来表现,并且让“尝”的过程和“滋味”心理互为作用。在作文中还可以恰当地运用对比,如别人的望而却步和“我”的执著追求对比,成功前与后的对比等,都能让文章的…  相似文献   
9.
年幼无知的我,由于缺乏对父亲的了解,总觉得自己与父亲之间隔着一堵十层厚的墙。逐渐长大,对世界开始有认识的我,认为自己内心与父亲之间的隔阂已淡化了,或者是原先本就不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两小时准备!”从指挥室里传来浑厚的指令声。我静静地伫立在辽阔的发射广场中央。在我的身后是发射控制中心,无数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正忙得不亦乐乎。我的名字叫“神舟五号”。今天,我将要把我国第一位航天飞行员杨利伟送上蓝天,并且一天后和他一起返回地球。载人飞天,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因为我的兄弟前几次飞行只载过小动物,还没有载过人。而在国外,载人航天已经成功好几次了。我这一飞,将为中国航天史画上一个精彩的亮点,中国即将成为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我可以感受到: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无数双眼睛正紧盯着电视机,盯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