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魏建胜 《师道》2009,(3):41-42
现状困惑:山重水复疑无路 经常看到孩子们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着,神采飞扬地笑着,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但是另一方面,在语文课上孩子们却经常答非所问,一脸茫然。尤其是作文课上,在这本应尽情展现自己,或是描述生活,或是畅谈想象世界的场所,  相似文献   
2.
教学设想用"奖励学生西服一套"的活动作为整个写作指导的抓手,指导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完成习作。指导过程活动一:现场观察,激趣写话  相似文献   
3.
孩子们的作文总是存在着“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样写才生动、具体”的问题,所谓“写什么”,就是写自己有深刻体验的事,所谓“写得生动、具体”就是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这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说法,但是孩子们如何才能写好作文,不是老师站在讲台上说这几句话就能写好的,通常我们看到的情形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孩子们也都回答得很响亮“要写出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但是老师讲完后,孩子们仍然皱着眉头,难以下笔。如何才能调动孩子们的写作欲望,指导孩子们学会把心贴近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把这种对生活的…  相似文献   
4.
目标教学的课堂结构误区诊断□甘肃魏建胜目标教学能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产生保底、拔尖、促优、转差的教育效果,能够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是,由于受旧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也由于开始实施目标教学的教师的理论未得其精髓,未握其要领,未辨其门径,所以在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5.
魏建胜 《师道》2010,(11):35-36
“坐而论道”是读书人清雅而又快乐的一件事。教师作为一类特殊的读书人,自论其道,更是“吾H三省吾身”而又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6.
一、问题提出 “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  相似文献   
7.
8.
一、当前小学生作文及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对习作教学提出了以下目标:对于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魏建胜 《师道》2007,(10):48-49
语文是美妙的!美在对生命力量的召唤,对人格魅力的感化;美在民族精神的凝聚与亲和;美在真实,美在最接近于生活,是生活美的一种浓缩。语文学习是美好的!美在她像温暖的阳光,在她的照耀下,我们茁壮成长;美在她像春天的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美在她就是一架天梯,助我们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10.
魏建胜 《师道》2011,(1):42
变革课堂为"学堂",高效课堂是一场"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在于学生、通过学生"的改革。在这个"学堂"中,扬弃的是老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展示的是师生的互动,心灵的对话,怎样提问、怎样设计、怎样提供材料、怎样对教材进行重构、怎样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等问题随之进入了教师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