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人父母者希望自己的孩子学有专长、出人头地似乎是无可厚非的愿望。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钢琴教师》就是关于上述主题的一部作品。望子成龙的美好愿望如何制造了一部精神变态的悲剧?这样的悲剧是否正在更多的家庭中重演?作品所揭示的一个钢琴教师个人成长的经历,同时也伴随着心灵扭曲的历程,将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对于今天的教育、危机中的世界、艺术与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学生、家长和学校三个层面的问卷调查,系统研究了天津市中小学生对当前社会教育资源利用的现状及问题。调查发现,一方面当前中小学生社会教育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的社会教育资源闲置,利用率较低。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努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环境支持。  相似文献   
3.
基本道德品质是为人类社会大多数人广泛认可和应遵循的调节人们行为方式的基础性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社会及自然之间利益关系时所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 本调查采用自编问卷,主要调查了当前我国中学生勤劳、节俭、孝亲、尊师、助人、合作、诚实、守信、语言文明、遵守秩序、环境保护等11项基本道德品质的发展状况.运用多层抽样调查法,在山东、江苏、河北、湖南、甘肃、四川六省,选取了32所中学,调查了5167名中学生.其中,男生占47.8%,女生占52.2%;初二年级占62.6%,高二年级占37.4%.  相似文献   
4.
成长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 ,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过程。特别是在社会形态、家庭结构急剧变迁的今天 ,学生的身心无不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种种压力。而艺术活动 ,作为对人类心灵的基本的安慰[1] ,自古以来就已得到充分的认识和运用。当今的艺术教育不应回避社会对心理卫生的需求。然而 ,现有的艺术教育课程却很少顾及学生的情绪、情感及其他心理方面的成长。因此 ,在艺术课程的目标设计上 ,考虑学生身心健康方面的需求 ,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着眼点。  一、艺术治疗的启示  艺术治疗不是一个新的课题 ,但在学校艺术教育领域 ,却可以打开…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民幸福感及引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天津市民幸福感的调查结果表明:(1)天津市民绝大多数认为自己生活幸福,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自己并不幸福。人口学变量与外部因素仅能解释幸福感变化的7.6%。(2)从个体外部建设一个人民富裕,崇尚健康,人际和谐的社会;从个体内部引导人们树立符合个人实际的内在价值目标,积极主动地应对环境的挑战,悦纳自己,形成助人、亲和的良好性格,是人们获得幸福的主要途经。  相似文献   
6.
中国目前的贫困大学生数量相当大。除了经济困难,贫困还给大学生带来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不良影响。贫困大学生面临的非物质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这引发了对我国当前高校贫困生救助机制的反思。我国传统的社会救助概念比较强调救助的物质性、经济性,但仅有物质上的帮扶还远远不能解决贫困生面临的问题,如果那些非物质的支持没有跟上,如素质能力较低、社会关系和情感上的体验不良等,就会导致贫困生不能善加利用物质方面的支持。因此,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贫困大学生救助体系,通过各类物质资助和非物质方面的相应服务,使贫困大学生得到充分有效的支持和救助。  相似文献   
7.
舞蹈作为综合性艺术教育形式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艺术课程改革过程中,艺术教师在艺术综合课的探索中做出了种种努力。通常的方法是把音乐课、美术课和语文课分别结合在一起,或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画画,或把语文课文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等等。当然,各种尝试都是有益的,只是容易忽略的一点是,有些艺术形式本身就是综合性的。最为典型的就是舞蹈。  相似文献   
8.
9.
“如果把心理疾病解释为一种个人成长的失败,那么不健康的教育制度对一个社会中个人成长的失败负有直接的责任”。马斯洛早在20世纪中叶对美国教育制度的批评同样应该引起我国教育工作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荣格常在心理治疗活动中,鼓励病人用绘画的形式,将自己的心象和梦记录下来,以此来了解其人格。绘画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沟通工具,可以让观察者了解语言文字无法揭示的东西。绘画的过程就像是一个梦的经验,把个体在现实中看不到的状况带入意识之中,通过意识与潜意识的对话,扩展意识,促成人格的更新和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