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教育   3104篇
科学研究   830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222篇
综合类   115篇
文化理论   68篇
信息传播   40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214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286篇
  2011年   290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64篇
  2007年   145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767篇
  2004年   528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2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思想观念与高校体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文献综述和分析法,针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分析了素质及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探析了体育与素质,高等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接轨,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以及高等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应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等问题,以此作为面向21世纪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材改革与构建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3.
Zusammenfassung.   Die intelligente Ressourcenadaption ist eine der gro?en Herausforderungen für die n?chste Generation mobiler Navigationssysteme. Da man typischerweise mehrere Fortbewegungsarten oder Verkehrsmittel kombinieren muss, um an einen Zielort zu gelangen, muss sichergestellt werden, dass mobile, allgegenw?rtige Navigationshilfen dies über eine jeweils situationsangepasste Benutzerschnittstelle unterstützen. Der notwendige Wechsel zwischen verschiedenen Positionierungstechnologien soll für den Endbenutzer m?glichst unbemerkt bleiben. Im folgenden wird ein hybrides Personennavigationssystem vorgestellt, das die in bestimmten Fortbewegungssituationen verfügbaren Positionierungstechnologien und deren Genauigkeit optimal nutzt, um die Pr?sentation der Wegbeschreibung auf verschiedene Endger?te und Ausgabemodalit?ten sowie die kognitive Ressourcenlage des Benutzers zu adaptieren. Eingegangen am 28. Februar 2001 / Angenommen am 8. August 2001  相似文献   
4.
采用斯皮尔伯格状态-特质焦虑量表、问卷调查中国甲A足球和CBA联赛教练,揭示职业教练竞赛焦虑现状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职业教练竞赛焦虑包含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两方面,联赛期与歇赛期相比,特质焦虑相对恒定,无明显差异,而状态焦虑水平呈高度显著性差异;(2)联赛期主教练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助理教练,且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差异均呈显著性;(3)联赛期不同阶段、不同处境主教练状态焦虑值随联赛进程呈不同的变化曲线,且与球队成绩排名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There is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linking character education programs with social and academic outcomes. The Child Development Project (CDP) is a character education program that promotes academic and social growth i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theory-driven evaluation employed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with matched control schools. School personnel participated in an intensiv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cess to learn the CDP model. Performance measures included state-mandated achievement measures, teacher self-assessment reports, and student attitudes and outcomes. Results yielded support for the CDP model as a strategy to improve social and, if properly implemented, cognitive outcomes in students; the model also improved teacher self-assessment and provided information that may facilitate professional growth about school collegiality.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运用计算机和校园网对高校基层田径比赛进行管理和操作,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提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确保比赛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为今后高校基层田径比赛组织和裁判工作的改革提供他一种科学,高效,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试论高职学院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高职学院要能适应高等教育的要求,适应新的办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关键是拥有一支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数量、质量合格的教师队伍。而目前高职学院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与高等教育的要求及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深化改革的目标,尚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针对现状,在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德育教育,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水平等几个主要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尽快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中枢疲劳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运动疲劳产生的中枢机制进行综合性分析.资料表明:一些特殊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影响着中枢神经系统(CNS)发送和维持足够的神经冲动,成为疲劳产生的可能机制;另外,运动时CNS产生的神经递质、调质、神经激素:如5-羟色胺、多巴胺、氨类等物质,也是运动性中枢疲劳产生的敏感物质。  相似文献   
9.
Quantum algorithms are a field of growing interest within the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s well as the physics community. Surprisingly, although the number of researchers working on the subject is ever-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quantum algorithms found so far is quite small. In fact, the task of designing new quantum algorithms has been proven to be extremely difficult. In this paper we give an overview of the known quantum algorithms and briefly describe the underlying ideas. Roughly, the algorithms presented are divided into hidden subgroup type algorithms and in amplitude amplification type algorithms. While the former deal with problems of group-theoretical nature and have the promise to yield strong separations of classical and quantum algorithms, the latter have been proved to be a prolific source of algorithms in which a polynomial speed-up as compared to classical algorithms can be achieved. We also discuss quantum algorithms which do not fall under these two categories and give a survey of techniques of general interest in quantum computing such as adiabatic computing, lower bounds for quantum algorithms, and quantum interactive proofs.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跳高赛前控制训练这一课题,我们运用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原理,采用随训跟踪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实验探讨,旨在摸索跳高赛前控制训练的一般规律,为青少年跳高的科学化训练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