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清代常熟诗坛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常熟文学分清初和清中叶(晚清属近代文学)两个阶段.清初,常熟诗坛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遗民诗人如群星璀璨,创作了众多忧国忧民的作品,烙下了时代印痕;二是以钱谦益为核心的虞山诗派,与云间、娄东鼎足而立,给中国诗歌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清中叶,"神韵"、"格调"、"性灵"诸说登陆常熟诗坛,造就了许多才华出众,颇具影响的诗人,给虞山文坛增光添彩.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上第三面理论旗帜的依据,以此突出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80年代中国加入联合国禁止酷刑规范体系以来,中国就积极加入了相关国际公约,广泛开展了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及联合国禁止酷刑工作机构的合作,加快了国内行政立法司法体系改革.对于中国参与禁止酷刑规范的原因和动力的解释,学界主要有"策略论"、"刺激-反应论"、"有利论"等几种观点,但都因偏于简单的"预期结果逻辑"推理而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依据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社会适应性逻辑",从制度为参与者提供的"意义架构"、"认知向度"、"社会合法性"、共享议题网络的"认知地图"以及制度与参与者之间的"同构性特征"等五个方面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4.
战后美国公民教育的嬗变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战后,美国公民教育经历了高度的意识形态化后,逐步走向了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研究其发展的原因,给我们的启示是:公民教育必须与国家政治发展相一致,要加强理论研究和科学有效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以儒家为主流的政治家、思想家在对外关系中非常重视文化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崇尚贯注王道精神的大一统政治理念,主张以文德教化为主要战略手段构筑华夏文明主导的和谐的天下秩序.这种文化战略的理论基础是"华夷之辨"与"华夷共祖"的文化族群观念;"尊王攘夷"与"用夏变夷"是具体的战略手段;"亡天下"与"王天下"表现了文明的自我警示和最高理想.中国传统的大一统文化战略思想,扩大了先进的中原汉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文明的延续传播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团结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也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生命意识是人的内心世界对于生命本体和生存价值的一种体悟,是对时光易逝、生命难留的一种体验。在元代山水散曲中,色彩意象是曲家表达生命意识的良好媒介。曲家凭借色彩意象,表现出生命的昂扬,传达出生命的律动,抒发出生命的叹惋,并将寄予其中的自然美、时光美、生命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7.
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报酬影响因素分析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蹇明  崔红卫  武振业 《软科学》2006,20(5):46-50
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报酬的影响因素,并就这些因素与高管报酬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高管报酬低;决定高管报酬的主要因素为企业的规模和高管学历,报酬与绩效没有关系,董事会结构、股权结构、高管年龄对报酬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供应链联盟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马祖军  武振业 《软科学》2002,16(4):17-21
供应链联盟是一种新的企业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供应链企业的竞争力,正成为许多企业的现实选择。本文在论述供应链联盟的概念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供应链联盟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环境非政府组织广泛地参与了主权国家范围内、地区性以及全球性环境治理,其中,对联合国环境事务的参与所发挥的作用最为突出。环境非政府组织对联合国的参与具有提供环境信息和引入新议题、推动环境问题的国际公约的制定和监督实施等方面的重要政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变教育观念,就是由应试教育旧观念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思维,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进行创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此相适应的必须改变教育方法,积极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变单向传授知识与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为学习主体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同时考虑也要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