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3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从9例HBsAg(RPHA法)和HBeAg(ID法)均阳性母亲流产的9例胎儿肝组织抽提高分子量肝细胞DNA,与~(32)P标记的克隆HBV DNA探针进行Southern blot杂交试验,以检测胎肝细胞中HBV DNA的存在状态,并与胎儿的血清学、免疫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结果相比较。经EcoRI酶切的9例胎肝细胞DNA与放射性标记的探针杂交后,F27胎肝DNA样品在9.0kb和5.2kb处各有一条杂交带,F31胎肝DNA样品在8.2kb、6.6kb及4.8kb处有杂交带,而F32胎肝DNA样品出现的两条杂交带则分別在6.6kb及5.4kb处(图略),  相似文献   
2.
对15例HBsAg阳性(RPHA法)母亲的16例流产死胎开胸后心脏穿刺采血,并采集胎肝组织。应用ELISA检测胎儿血清HBsAg及IgM抗HBc,并检测胎儿血清HBV DNA多聚酶活力;免疫电镜法检测胎儿血清及肝匀浆中HBV抗原颗粒;将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胎肝组织应用未标记的PAP法(DAKO PAP kit)检测肝细胞的HBsAg及HBcAg。结果以免疫电镜从其中7例胎儿血清及肝匀浆中查到HBsAg抗原颗粒,其中5例血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在我国为一常见疾病,危害严重。在普通人群中用ELISA检出无症状HBsAg携带率为12.5%,这就意味着我国存在大量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在这些流行地区,乙肝病毒围产期母婴传播,尤其是在胎儿出生时的传播是乙型肝炎感染的主要途径,此类传播方式占成人HBsAg携带者的40—50%。至于胎儿是否在母体子宫内被乙肝病毒感染尚缺乏足够的实验证据。1985年,我所易健如博士等首次证实了子宫内乙肝病毒的传播,其依据是在9例血清HBsAg,HBeAg和HBV-DNA阳性母亲流产胎儿中,有3例胎儿肝细胞基因中有HBV-DNA整合,其中2例肝细胞浆内HBsAg阳性,但HBcAg阴性。胎儿肝细胞基因中存在HBV-DNA整合可能与成年时肝细胞癌密切相关。1987年,周思亮博士等首次在卵巢细胞中检出游离型HBV-DNA,徐小亮等在22例慢活肝患者的精子细胞中检出游离型或整合型HBV-DNA各3例。乙肝病毒是否可以由HBsAg阳性母亲的受精胚卵垂直传播给胎儿,是一个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控制和减少乙肝病毒感染及其后遗症,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以国产血源性灭活乙肝疫苗免疫,剂量30μg,肌肉内注射,方案为0,1和6月龄时各一剂。疫苗的保护率约75%。目前我国正推行HBsAg阳性和阴性母亲所生婴儿的大规模接种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