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大学内部管理体制弊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中心课题,但大学办学理念的逐渐丧失、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官本位”思想的影响、科层制的理性化管理模式,标准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大学内部管理的主要弊端,严重影响了大学内部的改革,树立大学的办学理念、协调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二者之间的关系、转变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破除“官本位”意识是大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古语有云“: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对个人的素质培养和价值实现产生最根本的影响。网络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网络信息内容纷繁芜杂,充斥着不科学、不健康的内容。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大学生群体可以越来越方便地接触和传播这些低俗内容,这就给大学生优良品德的养成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并产生了大量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因此,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抢占网络道德教育制高点,把网络道德教育渗透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相似文献   
3.
4.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大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本文认为,具有学校“喉舌”、“桥梁”和“窗口”等多项功能的新闻宣传工作,在大学国际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着推介、沟通、引导和激励等重要作用。为此,应当通过新闻宣传工作创新,提升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营造多样性、开放性、包容性的校园文化氛围,与国际知名媒体良性互动,实现新闻宣传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高校统战文化是高校统战工作本质的外化与升华,海峡两岸交流为新时期高校文化统战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借鉴经典的丹尼森文化模型,结合中国高校具有代表性的海峡两岸交流活动案例,分析新时期高校统战文化的多元性,发现高校统战文化具有多维度属性,使命性维度意味着将海峡两岸交流纳入高校统战文化发展战略,一致性维度需要交流制度化,适应性维度强调交流的广泛性,参与性维度关注交流的互动性。为此,高校统战文化建设要充分调动成员的主体性,让海峡两岸交流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6.
融媒体发展的关键是人才。目前,高校融媒体人才培养在学科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有待完善。根据三螺旋理论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案例,提炼产学协同在培养融媒体人才方面的重要优势,构建融媒体人才培养三螺旋模式,有助于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多方潜能,迭代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夯实师资力量、提升教学实效,开拓...  相似文献   
7.
嵇安奕  李华昌 《青年记者》2017,(23):114-115
2016年11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有关负责人也明确指出了一些互联网直播平台的责任缺失问题,例如,“有的直播平台打擦边球,靠低级趣味博取眼球,有的传播违法违规内容,还有的平台违规开展新闻信息直播”.因此,互联网直播平台亟待进行规范管理、实现健康有序发展,而重中之重在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8.
基于价值创新战略逻辑,创业理念开始影响当今企业的战略选择,并带来了管理范式的创业化变革,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反映出创业理论与领导理论不断地融合并形成了创业型领导理论主题,这对企业应对动态复杂的环境挑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华昌  嵇安奕 《今传媒》2020,28(5):77-80
本文从大学生学业与创业的关系出发,在分析专业知识学习和创业机会开发双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创业机会开发的关系分析框架,通过对一个大学生传媒创业项目的跟踪访谈和调研,分析了专业知识学习与创业机会开发的四种匹配类型,同时提炼了匹配的动态过程。研究发现,专业知识可以与创业项目实现结合,在一定条件的保障下,二者不仅可以共生,而且能够对人才培养和创业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并且具有开放性和可持续性的价值。本研究为大学生创业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观点,也有助于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