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错误》一直是一首谜一样的诗歌.自从诞生之日起,欣赏者和批评家就对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分析和解读.本文拟从作者创作和读者接受两个方面,分析其多义诗美品格形成的原因,并据此指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正产生于读者期待视野的顺向相应与逆向遏挫之中.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从教育理念、工作方法及思路、制度、队伍保障等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了谁、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技术轨道理论的高速铁路自主创新演进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我国铁路的发展同样要依靠自主创新。但创新并不是目的,对自主创新的三种形式也不能作机械的理解和应用。借助技术轨道和技术子轨道理论,分析自主创新的内涵和本质,辨析其三种形式的关系,进而提出自主创新的演进规律,基于此对我国高速铁路自主创新路径的演进规律进行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以张爱玲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荒凉”主题为参照对象重新研读苏童的小说《红粉》,并从人物同历史的关系以及比喻和隐喻的运用两个大的方面分析苏童在这篇小说中对荒凉主题的继承、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技术本质的狂欢--浅论网络小说的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网络小说放在广义的后现代语境中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它的操作原则已经体现了后现代化的几个特征。本文将从有代表性的网络小说作品入手,从这些作品的创作目的、艺术态度以及存在方式分析其后现代化表现。并分析因技术因素介入后,后现代主义在网络小说这一特殊载体上实现“在场”权利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布超 《教育探索》2022,(5):44-47
在全媒体时代,“全程媒体”打破时空界限,“全息媒体”突破物理尺度,“全员媒体”弥合主体差异,“全效媒体”放大营销效果,为消费主义的泛滥提供了新的土壤和条件。高校要清醒认识、全面把握全媒体时代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侵蚀的新表现,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成功与消费的关系、“小我”与“大我”的关系、奋斗与享受的关系,站在回答好“新时代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高度,强化政治引力、增进价值定力、形成社会合力,主动应对、积极解决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侵蚀这一新形势下的老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web2.0时代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也逐渐发生着变化。随着博客、即时通讯软件、网络百科全书等技术的风靡,我们已经进入了web2.0时代。所谓web2.0,是相对于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尽管只是一个符号,但它所代表的却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Web2.0改变了传统网络以大型门户网站为主,以数据为中心和以少数专业人士来参与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突出的个人化、去中心化和社会化,普通人开始改变、创造网络,在互联网上创造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用新批评的细读法对<李尔王>开场处的情节悖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悖论的主要含义是权欲对人的毁灭;另外,该悖论在剧本悬念设置和揭示全剧荒诞主题两个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