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数字赋能高校治理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议题和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热点问题。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基于提升大学的内生发展动力、支持大学规模的持续扩张以及促进可持续创新的治理转型目标,从适应性治理理念、分布式治理结构、开放式治理程序和防范性治理规范四方面着手以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并通过聚焦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立足实际需求与效率安全、推动基础设施完善和产品开发、促进互动合作与实践参与等数字治理行动,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的数字教学发展、数字管理系统的构建与运行、数字校园建设以及服务地区数字发展。基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数字治理经验,我国高校数字治理应立足于高校的使命目标与发展需求,并采取长期规划与短期优先事项相结合、灵活敏捷与规范可控并重以及注重发挥技术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等路径,以推动数字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2.
日本自第四期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启动以来,助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成为其产学官合作的核心目标。为全面系统把握日本“产学官”纵深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合作机制,从驱动因素、规划设计、落地实践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以在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计划中被评为优秀等级的“筑波创新生态系统”项目的建设实施为案例,具体分析其运作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在创新驱动方面,科技创新作为产学官合作主体的利益联结点推动了政府、学术界、产业界持续深入地参与产学官合作活动;在制度举措方面,日本政府从构建“产学官”知识循环体系、提升产学官合作的规模与效能、加固并拓宽产学官合作桥梁、加速推进跨界主体的深度融合入手,对产学官合作政策进行了进阶优化。案例分析表明,立足区域优势规划设计、强化中介力量以推动跨界交互、促进协同运行以实现从知识生产到创新制造的循环迭代是日本产学官合作的实践特征。借鉴日本经验,未来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应在顶层设计上建立完善产学研融合发展机制、在驱动主体方面推动构建多元协同创新合作体、在动力核心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的知识生产作用、在运行保障方面注重引入中介协调力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