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31篇
科学研究   4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目前网络职业教育中质量问题的分析.分别从宏观管理层面和办学机构层面提出相应的质量保证策略途径。  相似文献   
3.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现实意义 当前,职业教育正在由单纯的数量扩张向内涵发展方向转变,包括就业在内的教学质量逐步成为职业学校竞争的核心指标。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譬如实习实训条件的改造和完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但其中教师素质是制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提高教师素质,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引进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观念,是教师主动获得发展的重要源动力,也是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保证。由此,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信息产业“十五”发展扫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信息产业工作会议于 2月 16~ 17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九五”工作,安排了“十五”计划,部署了 2001年任务。 会上,信息产业部吴基传部长作了题为《把握历史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实现我国信息产业“十五”更大跨越》工作报告,吕新奎副部长作《关于信息产业“十五”计划纲要的说明》。《报告》和《说明》从总体上描绘了 21世纪初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概貌,勾勒出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框架。现将其要点摘登如下。 ——编者 “十五”期间信息产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的背景下,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信息素养内涵之间的辩证关系,信息技术课程和课程整合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上所起的作用与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实施以人为本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我们家的房子紧挨着森林。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过一样东西。爸爸的书房里,挂着一副从森林里捡来的大鹿角。松鼠常常跳到上面去蹲着,就像蹲在树枝上似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采用施密茨和苏迈特(1983)设计的孤独感量表对被试者进行调查.该量表包含四个分量表,即友谊分量表、家庭关系分量表、与恋人关系分量表、与更大群体关系分量表.  相似文献   
9.
对于一个数学问题,若能从不同角度去多思多想,探索不同的解法,那么这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广阔性和深刻性将非常有益.这里以一道数列问题的求解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适时地准确地揭示课题,尤其是新授课的课题,对教好一堂课,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是它具有导向作用。数学课题是教学内容的题眼,透过题眼,使学生知道将要学习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二是它具有总结作用,通过题眼,引导学生顺藤摸瓜,找到总结的线索,特别是有些教材、采用课尾示题,可以收到画龙点睛以题结文之效。下面谈谈揭示课题常用的几种方法。 1.单刀直入,开门见新。新课一开始,就鲜明地揭示课题,直接了当地把客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