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如何真正打造高品质课堂,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相似文献   
2.
开展“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将有利于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对实现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气候变化的事实和预估出发,分析气候变化对该地区水资源、农业及生物多样性影响,并探讨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资金及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需求缺口。研究发现,相比于减缓技术,多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适应技术的需求更为迫切。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大部分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相对薄弱,推动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各项行动将面临大量的资金缺口,并且多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防灾减灾、生态系统治理、低碳产业、森林碳汇、生物多样性等减缓和适应领域均存在能力建设缺口。在此基础上,文章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合作国家、合作领域、合作对策3个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气候合作的总体战略,明确了东南亚和非洲作为“一带一路”气候合作的重点地区,以及在技术、资金、能力建设等方面的重点领域。进而提出了整合“顶层设计—资金保障—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话语体系”多措并举的系统化合作方案。  相似文献   
3.
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建立全新的“绿色评价”体系,切实扭转评价学生只看分数、评价学校只看升学率的倾向。2013年6月,国家教育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进入了“绿色GDP”时代。  相似文献   
4.
现代学校校长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是抓教学质量.还是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已广泛认识到,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最重大的风险危机之一。近50年是过去2 000年以来“一带一路”地区最暖时期,这主要归因于人类碳排放不断增加和累积。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带一路”地区平均气候变化表现为增温速率快、降水和蒸发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等特征,极端高温、暴雨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上频次和强度均快速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一带一路”地区每10年气候灾害发生次数超过20世纪70年代发生次数的5倍。“一带一路”地区近50年气候系统的显著变化主要可归因于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同时受到人为气溶胶排放、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等的影响。预估研究表明,实现全球碳中和前,“一带一路”地区平均与极端气候变化将沿着目前的趋势非线性发展,气候变化灾害风险整体上将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碳中和时期,气候变化特征将呈现新格局,气候风险将出现新变化。文章综合分析并识别“一带一路”地区重大气候灾害风险及空间差异性,提出相关防范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6.
机电专业钳工技能的教学与训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采取灵活多样教学法,搞好钳工专业理论教学,注重学生的感觉技能培养在钳工技能的理论教学中,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施课堂教学、电化教学与实习现场教学相结合,辩证地处理好这几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相互补充与相互渗透作用。例如录像教学具有直观真实的教学效果,机械加工工艺流程,钳工加工的具体操作等生产场面,可通过电视荧屏展示,用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就可系统地、科学地把需要几十个小时的工件加工过程向学生展示完毕。这种教学方法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心像技能的形成,而心像技能的形成为学生操作…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所地处县城的九年制直属学校.我校自1999年创办以来,历经十年打拼.跻身营山教育窗口示范学校。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教师幸福指数却不成比例的增长,特别是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职业倦怠逐渐加剧,我校教师更是面临“五个三”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8.
赵苗苗  邵蕊  李仁强  杨吉林  徐明 《资源科学》2019,41(7):1286-1294
农业生产活动是大气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同作物栽培体系和管理方式都会影响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国内外已有大量关于农业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控制机理的研究,但关于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和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科院千烟洲红壤丘陵综合开发试验站为研究平台,通过对新(刚从旱田转为稻田)老(过去20余年一直为稻田)稻田进行连续4年(2013—2016)观测,分析稻田温室气体排放规律及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预测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动态变化。研究表明,旱田转变为稻田后,前4年新稻田CH4排放通量显著低于老稻田,但随着耕作年限的延长新稻田的CH4排放速率呈增加趋势,而老稻田的CH4排放速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耕作年限对CO2和N2O的排放速率影响不显著;新稻田的pH值和土壤有机碳含量低于老稻田。模型模拟结果表明缩短稻田轮作(水-旱轮作)期(小于7年)能够有效降低稻田CH4和总温室气体排放量。该结果表明利用老稻田的CH4排放系数可能会显著高估新稻田的CH4排放量。研究结论可为准确评估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为区域农业温室气体管理和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如果说“新高考”对初中学校的核心影响,是倒逼学校教育转型重构,那么课堂转型和新型课堂建构必然是学校转型的重头戏.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课堂教学是其习得知识经验、形成人格影响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基地.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须承担起培养知识性素养、能力性素养、情感性素养的综合任务,应当教会学生学会生活、学会思考、学会实践、学会鉴赏、学会创造、学会超越,帮助学生固化为人的经验、习惯、思想、意识.因而课堂教学行为的规范程式、教育过程的情感应答、课堂环境的温馨高雅,都将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经验、习惯和个人素养的起点和参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