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在企图调和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认识论原则指导下,莱布尼茨提出了两种真理的学说。所谓两种真理:一种是推理的真理,一种是事实的真理。他严格区分了这两种真理,认为二者是绝对对立、不可逾越的。实际上,逻辑真理和事实真理并非泾渭分明,二者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它们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在这点上,它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自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理符合论”,其后各派逻辑真理论者在共同接受的“真理符合论”前提下,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认识论解释,这对推动真理论的发展,引发人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理解真理、把握真理,起了积极作用。真理“不仅仅是单向的符合关系,而是双向的互适关系”,这就为创造性地改变世界的实践真理论,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实在论和反实在论关于真理问题的争论焦点,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语句的成真条件是否可以作为判定语句意义的标准?第二,在语句的真值与语句所表达的事实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对应或符合关系?第三,逻辑中的排中律或二值原则在判定语句真值时是否仍然有效?对于这三个问题,实在论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而反实在论则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4.
在逻辑与哲学的研究中,弗雷格具有独特的求真方法,弗雷格认为,思想是某种对此能够产生真的问题的东西,逻辑研究的出发点是具有真值的思想。围绕这一宗旨,弗雷格构造了一种形式语言,即概念文字,以此来求真,他在建立了形式语言的基础上,完成了演算系统的构成,以此来研究真。在此基础上,弗雷格通过研究句子来研究真。在求真中弗雷格坚持了客观性,语境论及概念和对象区分的三个原则。弗雷格真之思想对于后人逻辑研究方式的转变,当今哲学研究方式的转变以及今后中国传统思维的转变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