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是语文课堂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集中反映,更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提问无效、无序、无章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如何让语文教师的提问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让我们先看两个案例:  相似文献   
2.
美术欣赏课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感受美术作品的外部形式美开始,逐步深化到对作品内容美的认识和理解,并经过长期积淀,最终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的过程。因此。对美术作品欣赏的指导要分两步走。[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高中数学新课标出发,对高中数学中数学文化的教学进行探讨,提出应将数学文化的有关知识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以求学生能够通过在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4.
美术欣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作品进行感受与理解 ,并逐步达到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教学中 ,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欣赏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欣赏教学的质量。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读。读包括读书和读作品两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学生参与欣赏活动的最基本的方式。读书是指集体或个别读教材中的文字内容。通过读书 ,学生可以了解有关的美术理论知识 ,了解有关作品的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以及大体特征等。读书可以同听教师的讲述、介绍等结合进行。读作品是指在仔细观察作品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艺术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艺术气质,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开发大学生的智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地调节和缓解心理压力.高校应通过普及艺术教育、设置艺术类课程体系、开展文化艺术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等措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春雨》教学设计文毛雪琴摄影\邱林儿童诗《春雨》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描述了春雨给大自然带来的变化,赞扬了小朋友顶着春雨种树,绿化祖国的行为。内容丰富且能留给读者想象的余地,摹声句的使用增添了话的韵味。全诗结构紧凑,用“春雨沙沙”...  相似文献   
7.
个性化学习是我国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笔者从心理学中表征形式的角度探究了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效途径。并指出:中学数学教师应把代数和几何两种表征形式相结合来呈现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解决问题并反思过程,在一定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潜能,帮助其认清自身特征,促使其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个性化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8.
毛雪琴  池红梅 《科教文汇》2008,(20):103-103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三维课程目标”向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出了挑战,要实现三维目标与课堂的整合,从而服务于数学教学,提高中学数学的实践价值,需要教师的不断尝试和探索。笔者从意义和现状两个方面探究了中学数学教学中三雏目标的实践,并向教师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教在于教师,学在于学生,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在一堂课的过程中,提问是能够将教师和学生密切联系起来的纽带。教师问,学生答自古以来就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等,就是通过提问,一步步设疑来激发学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尤其是阅读教学,学生在阅读过程由于经验不足,知识储备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想要准确有效的完成阅读目标,对各个阶段的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谈美术鉴赏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把高校学生培养成具有丰富文化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笔者认为要改变以讲述为主的美术鉴赏授课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体验教学过程.教学中应该: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广泛搜集资料;课堂上对作品构图形式、造型技法特征进行动手参与体验;课后布置相应实践活动拓展巩固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