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9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首先揭示了企业在处理不断增长的创新动荡和不确定性过程中,会面临“技术—市场”双重未知的情形,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会存在局限性,指出共性技术设计是一种新的可能,使企业由决策模式转向设计范式来减少双重未知的风险。然后将创新管理、风险和技术管理、平台和模块化管理、组织能力、设计理论等综合起来进行讨论,构建了双重未知管理的理论框架。最后提出了共性技术设计的新行动逻辑,展望了未来研究中的四个关键问题。能深化与推动风险管理和共性技术设计的交叉研究,拓展了战略管理等理论边界,为后期持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互联网视为一种传播工具,利用世界银行企业调查数据库中的2700家中国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互联网知识溢出对包容性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互联网知识溢出能促进包容性创新,对于非出口企业、单厂企业、小规模企业和处于非经济聚集区的企业,互联网带来的益处更大。通过分位数回归发现在不同劳动生产率下面,企业对互联网知识溢出的吸收能力不同,进而创新绩效也有所不同。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实施"互联网+"战略促进包容性创新,实现社会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3.
秦佳良  张玉臣 《科研管理》2020,41(7):159-168
将自我决定理论和情境理论相结合,构建了一个在员工参与氛围下的跨层次第一阶段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员工调节定向、工作旺盛感与个体创新的关系。通过收集87个团队主管和361份团队成员的问卷调查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工作旺盛感和个体创新正相关;工作旺盛感在调节定向和个体创新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通过工作旺盛感,促进定向可以对个体创新起到积极作用,预防定向则与个体创新负相关;员工参与氛围是一个重要的情境因素,它对促进定向与个体创新的关系以及对促进定向通过工作旺盛感来影响个体创新的间接效应均具有跨层次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管理学CSSCI(1998~2018)期刊文章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和建模,实证分析了学者认知开放性和结构开放性对其学术影响力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学者认知开放性和结构性开放性与学术影响力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某一特定点之前是积极作用,之后是消极作用。通过引入职业年龄这一调节变量,研究还发现适度的认知开放性和结构开放性对于提升年轻学者的学术影响力是可取的;对于年长学者来说,高水平的认知开放性和低水平的结构开放性有助于提升其学术影响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学者职业生涯不同时期的搜索行为,对如何提升学者学术影响力有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将技术创新水平作为一个变量,通过数理模型分析其如何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在风险投资与银行债务融资之间的选择;并分析技术创新水平如何影响风险资本融资中风险资本家的股份比例。研究认为在技术创新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企业会选择银行债务融资;在技术创新水平较高时,企业选择风险资本融资;风险资本家的股权份额会随着技术创新水平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对技术创新和品牌价值关系的分析,学术界缺乏实证研究。首先通过全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和因子分析计算出区域技术创新得分,然后运用回归模型研究区域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技术创新对品牌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品牌价值越高。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时代,创新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一个永恒话题,国家之间为了提高创新能力而进行的跨国知识溢出和知识竞争无疑突显出了创新的重要性.本文在Hofstede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国家文化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指出,权力距离对创新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其他文化因素,如个人主义、不确定规避和男性主义对国家创新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因而,跨国公司在实施创新战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国家文化.  相似文献   
8.
秦佳良  张玉臣 《科学学研究》2018,36(8):1495-1504
草根创新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本文通过最大变异抽样,选取了中国10个农民草根创新案例,在扎根理论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严格归纳法,分析在资源限制条件下创新是怎样产生并且对社会产生影响的效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草根农民“创客”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追求三重底线,不仅能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还带来了环境收益,草根农民也能成为创新的重要力量,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对于政策制定以及创新模式的探索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双碳目标”的号召下,绿色金融是引导节能减碳的重要市场金融工具,绿色创新是企业减少碳排放实现清洁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本文对江西、新疆、贵州、广东、浙江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进行准自然实验,以沪深A股的上市企业为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对绿色金融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并针对企业和省份层面的其他变量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政策能够提升企业绿色创新能力;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非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绿色创新水平普遍强于其他企业;同时地区开放水平也会影响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因此,政府需要完善绿色金融改革体系;针对重污染行业制定对口指导方案;引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