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本文对如何充分发挥中学数码显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拓展性功能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以及实验设计的案例。基于中学数码显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拓展实验的设计,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一项研究。  相似文献   
2.
邹淑君 《生物学教学》2005,30(11):15-16
由于受一节课时间的限制,高中阶段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中关于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及数据处理能力的部分。综合利用数码显微摄像系统、豆微分析系统及Office Excel等信息技术,可以使实验数据的处理变得简便、快速和高效。学生不仅能够完成涉及到数据处理的探究学习,而且能够把所学的技术用于更加广泛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
邹淑君 《现代教学》2008,(10):11-11
面向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教学如何支撑公民必备的生命科学素养?对生命科学的学习欲望和学习途径如何被更多的学生所抓住,并能支撑更高层次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呢?我认为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并将他们通过各种方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尤其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公民.认识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在自然界中的相互作用是极其必要的;作为科学爱好者,也恰恰是对生命奥秘的追求使更多的人投身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之中。因此,在生命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科学生命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无法发挥模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方面的潜力。利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指导模拟仿真实验教学,可以克服原有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最大限度的发挥模拟仿真教学的潜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公民,认识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在自然界中的相互作用是极其必要的;作为科学爱好者,也恰恰是对生命奥秘的追求使更多的人投身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之中.因此,在生命科学教学中促进学生科学生命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关注人生存能力,促进人和谐发展的教育。人的和谐发展主要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将生命教育融入生物学课堂就是以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促进学生将生物学知识、技能转化为受用终身的生命行动的指导力量。生物学是生命教育的良好载体,学生在学习生命原理的同时,感知生命现象,感悟生命原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