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世纪的中国文人怀乡散文中,“故乡的食物”是其永恒的主题。文人们背井离乡,漂泊异域,只能通过抒写个体生命的味觉记忆,在乡愁与食物的天然联系中,凸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坚持。梁实秋的豆汁儿,康鲁孙的豌豆黄,张晓风的酸梅汤,董桥的凉拌小菜,大多是些以俗为雅的日常吃食。文人们或说对故乡风物的一往情深,在说味与品味中,体现可贵的平民精神,在味觉与语言的关系中,把玩中国语言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陈平原 《出版参考》2005,(12):15-16
对于大学排名,我相信,很多大学都是又爱又恨。不同的排名,提供了自由解说的无限空间,你不妨各取所需。目前中国的大学排名,主要有三类:一,民间的排名,比如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的排名:二,教育部的排名,比如一个月前出台的一级学科排名;三,外国媒介,比如《泰晤士报》的排名。这其中最滑稽的,还属《洛杉矶时报》的排名。  相似文献   
3.
“教育”既是一种社会实践,也是一种制度建设,还是一个专门学科、一种思想方式、一套文本系统。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来说,教育思想的嬗变以及教育制度的转型,至关重要。一部作品之成为“经典”,除了自身的资质,还需要历史机遇,需要时间淘洗,需要阐释者的高瞻远瞩,更需要广大读者的积极参与。现代史视野中的教育与文化,决定了“现代中国教育”不可能安于校园一隅。“文学教育”必须介入当代文学进程和当下的思想文化进程,而不应局限于大学课堂和具体知识的传授。对于“大众文化”研究,我更倾向于在与精英文化的对话状态中,来讨论它;而不是将其孤立起来,越说越深刻,越说越伟大。理解二者之间的互相对立与互相转化,可以把事情说得更全面,课题做得更深入。  相似文献   
4.
一、读书的定义 什么叫“读书”,动词还是名词,广义还是狭义,看来,谈论“读书”,还真得先下个定义。  相似文献   
5.
1 在中小学的诸学科中,没有哪一门学科引发的关注和争议有语文这么大.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母语教育总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语文教育的重要性自然非同一般. 从新文化运动算起,现代意义上的语文教育已走过百年.纵然在如今的中学,诸学科排位总是按“语数外”之序,语文貌似“老大”,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语文却难免沦为无足轻重的“小三子”.  相似文献   
6.
这几年,不断有朋友问我,北京大学出版社刊行"陈平原著作系列",勒口上明明标着十本,为何第一种《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不见踪影?这不是出版社的问题,是我自己有心理障碍,总在出与不出之间徘徊。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小说的演进(续一)陈平原博物与琐言提及汉人的小说观,最容易想到的自然是桓谭、班因“丛残小语”、“道听途说”之类令人沮丧的评价。可实际上,透过“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以及“间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级而不忘”等含糊的表态,隐约可见“小说”仍是汉人不敢...  相似文献   
8.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9.
◆提醒:大学和传媒不能一团和气,应该彼此监督当今的中国人,见了面总习惯说"拜托拜托,关键时刻拉兄弟一把",听起来像走江湖的。这种习气在大学和传媒之间或多或少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10.
陈平原 《辽宁教育》2013,(9X):32-34
<正>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恰如其分的"文学教育"。分歧在于"文学"的定义,以及什么才是好的教育方式。"文学"作为一种知识,兼及经验、修养、技能与情怀,确实有其特殊性——上大学不一定就能学好,反过来,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