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5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总被引:54,自引:2,他引:52  
采用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学校体育得不到重视,造成高水平人才断层,训练成材率低。其原因是观念和机制、管理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女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女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运动参与程度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参加体育运动程度越高,人格越趋于外向和低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维度受体育运动参与频率的影响较明显。人格特征影响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对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参与进行指导能促进女大学生人格向完美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媒体课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的引进,更是一种全方位的教学改革,作为我院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它将引发体育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互动、教学艺术等方面一系列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优秀健美操运动员气质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测试,结果发现: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为混合型,同一气质类型的运动员无性别差异;优秀健美操运动员的气质类型以多粘混合为优势气质,建议在选材时以此气质类型择优选录。与运动员气质类型相关的因素有其动机、体格、柔韧、协调和艺术素质。在运动训练中应根据不同气质类型的强弱表现,采取针对性强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5.
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融入性别视角的大学女生阳光体育推广策略进行了效验。结果表明,将社会性别学理论和阳光体育运动理念融合的指导思想可成为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策略的理论依据,融合跨学科理论来指导"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是推广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途径。建议在完善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策略的过程中,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拓宽宣传渠道,加强教师团队和体育课程建设以及跨学科研究和跨校联谊活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高校女大学生健美操选项课创新教学实验研究,得出在健美操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能增强女大学生的自信心,而且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她们自主学习、自我锻炼的良好习惯,还可为她们形成终身体育思想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健美操健康功能对大学生健康影响的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教学实验,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就健美操健康功能对大学生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健美操的健身功能无性别和层次差异,且适合不同性别、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健美操的健心功能存在影响差异,对不同心理需求的大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健心效应。建议建立一套科学锻炼的自我评价方法,结合相关参数,以监测健美操教学的阶段性效果。  相似文献   
8.
运用社会性别学分析方法剖析影响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推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传统主流文化对身体锻炼的忽视和对性别狭隘认知的遗留痕迹、正被父权制下社会所异化的大众媒体和大学女生体育需求的无法满足,遏制了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推广效果。提议采取引导女生树立正确健康理念、加强其体育自主实践能力培养和统筹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管理模式等措施,强化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推广作用,并为推动大学女生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能有效地革新教师的思想,使体育教学面貌获得时代性的变化。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式,体育教师必须及时完成角色的变换,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和实践能力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
利用Bem性别角色量表(BSRI)和适用于大学生群体的《体育生活方式问卷》,对湖南1 254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以解析性别角色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其自身所具有的性别特质和个体对社会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期望认同程度有关,其中性别角色对男生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更大;(2)男性化和双性化性别特质有助于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良性形成。建议:针对不同性别及性别角色类型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因人而异地进行体育指导,淡化性别角色规范对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选择的消极影响,引导其形成良性的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