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9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6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电力系统的档案工作,是在新中国档案事业开始全面建设的阶段,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已成为为电力生产建设和各项工作服务的一项重要的专业工作。回顾北京电力系统档案工作的历史,无  相似文献   
2.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处于国民教育体系基础地位的县域教育,其规划设计,对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改善教育民生、促进教育公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规划是教育发展的牛命.教育规划是对教育发展战略、任务、体制机制、保障措施的系统定位和设计,核心是公平和质量,重点是资源配置.教育局长应该是区域教育发展的"设计师",统筹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发展变化趋势、教育观念、资源状况等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区域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既要“消肿”也要“补缺”华能集团电力公司安兰田室藏档案内容庞杂、玉石不分的现象确实存在。笔者认为,室存档案既要消肿还要补缺,方能完全达到优化室藏,提高档案质量,更好地开展利用工作的目的。就档案归档不全的现象来说,有的是本单位制发的文件没有归档,只好到...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借书工作中的拒借问题,是一个客观现在、不可能完全避免的问题。因为任何一个图书馆,基于它藏书所限,加广各项工作中的缺点,总不可能完全满足广大读者在诸方面对于图书资料的需要。但是,我们绝不应以此为借口,不去研究和解决拒借问题。尽管拒借是不可能完全消灭的,可是,通过我们的主观努力,采取相应的办法,是可以把拒绝率减少到最低限度的。使有限的图书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是我们图书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5.
由于文献的不断增长,客观上就有更多的文献可供人们利用,而且在实践中人们又往往倾向于利用新的文献,于是就自然形成了文献利用中的新陈代谢。因此,图书的别旧更新是图书馆不断整顿藏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藏书建设中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或者说图书的剔除工作是建设现代化图书馆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藏书质量的一项必要措施。但多年来好些图书馆奉行“只吞不吐”的原则,真正把滞书剔除工作象采购工作一样视为日常工作的图书馆,恐伯还是为数不多的。近几年来藏书剔除工作已逐步引起国内图书馆界的重视,不仅在理论上探讨,而且已经成为实践中极待解决的一个具体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五年的努力,黄梅县第一中学顺利完成了省市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在争创示范学校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学校要以经营教育为理念,以"经营品牌学校"为目标,以争创示范学校为动力,促进学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示范高中——黄梅一中素有“鄂东明珠”的美誉。近年来,该校立足实践,兼容并蓄,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特色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改革强校”的办学思路,构建了学校管理人本化、教育教学生本化、课程改革校本化、教育资源优质化的发展战略,学校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办学特色日趋鲜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期是小学阶段,错过了这个时期,不良行为已养成,就很难矫正。我国古代教育家认为:“童蒙无先入之杂,以正导之,而无不顺受”就是这个道理。可见,小学的德育工作,对促进少年儿童生动活泼地发展,造就出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一代...  相似文献   
9.
不知何时,普通高中学校的“以人为本”异化为“以高考升学率为本”。但是,我总认为,仅以学生一时成绩的提高为代价,来牺牲学生素质的提高是不可取的。当然,高考成绩与学生素质的提高两者并不矛盾。所以,学校不仅要让学生考得好,更要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0.
信息传播过程包含两个因素:一是信息传播的规则,描述人如何接受和传播信息;二是信息传播所在网络的结构。通过构建包含这两个因素的信息传播模型,并在计算机上模拟,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存在信息传播临界值。当信息吸引力大于临界值时信息才能传播开,否则几乎不能传播。其次,小世界网络上,当信息吸引力在临界值附近时,随机边的添加会使传播面积增大,从而导致实际的传播临界值减小;但当信息吸引力足够大时,图结构的变化对信息传播面积影响不大。第三,当信息吸引力在临界值附近时,信息传播耗时对网络规模很敏感,但随着信息吸引力的增加,其值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