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轴心时代,是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20世纪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其要旨是指出自公元前6世纪起,约120年的时期内,世界出现了五位知识巨人,他们坚信人类的智慧和精神力量能战胜贪心,战胜邪恶,能促进世界的进步,开启全球精神生活的新的里程。  相似文献   
2.
以分布在西咸新区的大遗址为研究对象,在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对西咸新区大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进行探索.通过实地考察、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和认识西咸新区大遗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大遗址的类型、空间分布,及其保护和展示利用方式.并结合实际情况,从政府的管理机制、景区运行管理、建立保护特区和遗址公园等利用管理模式,以及经济、教育与文化内涵开发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西咸新区的大遗址保护不仅是文物保护者的职责,也需要政府与民众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题在△ABC中,E、F分别是AC、AB上的两点,BE与CF 相交于点G.  相似文献   
4.
论《豳风》     
<诗经*豳风>的创作时期多在西周,<七月>一首或早于周初;所在地域可能是北豳而非南豳;特色一是表现了周族世代先祖擅长农业的传统,二是表现了对和平生活的急切向往,三是有的比兴手法与<易>的同类爻辞非常相似,显示了西周早期诗歌的某种风彩.这些使其在十五国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汉赋之所以能称为一代之文学,原因有五,即:文体与写作方法的独倡性;反映时代精神及其历史风貌的充分性;盛极一时广泛流传的普遍性;群星灿烂的作家群体及其佳作的丰富性与典范性;对后世文学影响的深远性。  相似文献   
6.
闻一多采用训诂学、比较文学、社会学、神话学、民俗学等综合研究的方法探讨《诗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其中特别是对《诗经》性文化的研究,尤为精辟而深入,对现、当代《诗经》研究很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晋人陶渊明爱菊,唐人盛爱牡丹,宋人爱梅、爱莲亦爱菊.大诗人陶渊明的地位是在宋代才确立的.每个时代,通过咏物之作,表述了自己特有的美学思想.这种不同的美学思想影响所及,既导致了诗歌美学风格的不同,也导致了文学批评取舍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研究<商颂>逸诗体,既要注意一章成篇的<周颂>体,也要注意多章成篇的<大雅>体;研究<商颂>逸诗,要沿用王国维的双重证据法;研究<商颂>逸诗,要注意吸收现当代学者研究商族先祖、先公、先王的研究成果.<商颂>逸诗七篇探讨如下:一,关于契的颂诗;二,关于冥的颂诗;三,关于上甲微的颂诗;四,关于成汤的颂诗--<大濩>;五,关于成汤的祷旱诗<桑林>;六,关于太甲的颂诗;七,关于祖乙的颂诗.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比例的性质时,曾遇到过一个这样的结论:设a、b、c、d均为不等于零的实数,则ba=cd aa -bb=cc -dd.下面,笔者运用这个性质妙解一类习题,供参考.1分式的化简求值例1已知x=a4 abb,求xx -22aa xx -22bb的值.分析本题若直接代入计算较麻烦,要求值的代数式的分子、分母只有一些项的符号不同,因此可考虑用比例的性质.解把x=a4 abb变为比例式2xa=a2 bb.由ba=dc aa -bb=cc- dd.得x 2ax-2a=22bb -((aa bb))=-aa -3bb.再由2xb=a2 ab,∴xx -22bb=22aa- ((aa bb))=3aa- bb.∴xx- 22aa xx- 22bb=-aa -3bb 3aa- bb=2(aa--bb)=2.2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相似文献   
10.
两种《周易》本,一指传世的王(弼)本,此种《周易》本与《左传》、《国语》、所载的《周易》本大体略同,简称为王本《周易》;另一种《周易》本,指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周易》。两种《周易》本从总体来说,虽然是同大于异,但其相异之处对深入钻研《周易》、进一步理解《周易》是很有益处的,故本文拟就两种《周易》本的卦名与卦序进行比较,以求对群经之首的《易经》及其相关学说有进一步的认识。就卦名而言,两种《周易》本共有34个卦名不同,具体比较如下卦名的不同,对进一步认识《周易》有什么作用呢?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