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体育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和2018年的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平均偏效应模型以及交互模型,分析我国老年人身体活动及影响因素的历时变化。结果表明:我国老年人身体活动达标率从2011年的16.91%提升至2018年的48.65%,且同时呈现出同增长性与差异增大性;年龄、婚姻特征的影响程度增加,户籍、地域特征的影响程度减小;老年群体身体活动情况存在着明显的年龄、性别、教育以及户籍的分化。并以此提出建议:一要重视老年人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提供有利于促进老年人身体活动的支持性环境,二要针对不同老年人群体,制定差异化的身体活动促进策略,三要根据区域地域差异化特征,进一步重视和引导城区中东部老年人的身体活动。  相似文献   
2.
对湖南省株洲市209名3~6岁学龄前儿童展开横断面调查,通过加速度计测量24 h活动,采用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问卷父母版评估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水平,运用成分数据和等时替代模型方法分析24 h活动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的关系,以及24 h活动行为时间重新分配与执行功能的预期变化。结果显示:(1)MVPA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呈显著负相关(β1((4))=-5.45, P=0.03), LPA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也呈显著负相关(β1((4))=-10.67,P<0.001),睡眠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呈显著正相关(β1((4))=15.30,P<0.001),久坐行为时间占比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无相关性。(2)15 min等时替代模型预测变化显示,MVPA替换其他活动行为后,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总分均显著下降,反之则上升,且MVPA与其他3种活动行为时间重新分配对执行功能的等时替代效益具有不对称性;在所有替代中...  相似文献   
3.
既往探讨运动神经保护效应生理机制的研究主要关注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运动的适应性变化。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骼肌在机体运动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从外周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效益。以骨骼肌为外周靶点,结合运动干预的影响,全面总结骨骼肌介导运动神经保护效应的作用途径和分子机制,在此基础上梳理、总结出促进脑健康切实可行的运动干预策略。综述发现,运动时骨骼肌通过内分泌、能量代谢和抗炎等途径与大脑建立分子联系,是介导运动神经保护效应的主要作用途径;运动时骨骼肌能产生并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鸢尾素、组织蛋白酶B、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瘦素、脂联素等肌细胞因子,这些肌细胞因子以激素的形式作用于大脑,产生神经保护效应;运动时骨骼肌会产生大量能量代谢产物,其中乳酸和α-酮戊二酸能透过血脑屏障作用于大脑,产生神经保护效应;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可作为抗炎器官为机体创造良好的抗炎环境,通过诱导外周抗炎效应,缓解神经炎症,产生神经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在系统梳理衰弱概念及理论模型、衰弱风险评估工具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目前体力活动和衰弱的剂效关系及干预效果。结果表明:1)依据衰弱循环模型、累积健康缺陷模型、整合概念模型等理论框架,国际上提出了衰弱的概念。2)衰弱身体表型和衰弱指数是最常用的衰弱评估工具。3)体力活动对衰弱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能延缓并逆转衰弱发展进程,其中多组分的综合运动类型、团体训练的运动组织形式和中等强度运动能有效地改善衰弱。4)横断面和纵向追踪研究显示,体力活动和衰弱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中高强度体力活动(moderate to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MVPA)和衰弱呈负相关,从事MVPA的时间越久,衰弱的发生风险越低。5)为深入开展和加强我国衰弱领域的研究,建议:开发适合我国老年人的衰弱评估工具;多学科协作,开展衰弱的运动干预实践;基于我国传统健身功法,探寻运动干预衰弱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供需、动力、行动、效果4个维度,分析新发展阶段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逻辑。从认知观念、供给主体、科学技术、服务模式、产业发展5个方面,探讨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阻滞因素。本研究发现,重“医”轻“卫”思想藩篱顽固尚未完全破除;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的体医融合发展格局尚未形成;数字赋能体医融合发展的程度偏低;体医融合发展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创新;体医融合产业化发展较为迟滞等因素制约新发展阶段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发展阶段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培育新观念,凝聚体医融合价值共识;引入新生力,构建多元主体协同的体医融合发展格局;应用新技术,促进体医融合提质增效;探索新模式,丰富体医融合服务应用场景;创新产业链,促进体医融合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府际合作治理视域,对我国体医融合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医融合现实困境包括府际法律法规政策细则尚未完善,多元主体的府际合作网络尚未形成,府际间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尚未搭建,有效的府际协同机制尚未建构。提出优化路径:完善法律法规,构建体医融合府际合作的制度保障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主体的府际合作网络;政府主导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府际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府际协调机制,促进体医融合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