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体育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可喜的三大变化,即教师角色的变化,教学层次的变化,教学目标的变化。然而,这三大变化仍然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改革的终极目标尚有较大的距离。如何更进一步彰显学科教学的生命色彩,增强学科育人价值,促进课堂教学发生第四个变化: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教学内容、问题设计由既定性向生成性变化,显得尤其迫切和刻不容缓。笔者认为,养成教师的教学机智是实现这一变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品赏《曹刿论战》一文,人们往往欣赏曹刿这个深谋远虑的主人公形象,而对鲁庄公这个个性亦甚鲜明的次要人物关注不足,甚至产生误读。究其原因,曹刿形象太完美了,几无缺点,而鲁庄公确实瑕疵多多,再加上篇首定调以及作者对比反衬笔法的运用,误读在所难免。我们应该结合背景,深研文本,去重新认识文中的鲁庄公形象。  相似文献   
3.
4.
谢建丽 《现代语文》2009,(11):53-5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一个以"爱"为主题,以一些小人物为主人公的叙事性作品单元。这样集中以小人物,甚至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为讴歌对象,体现了教材编者的良苦用心。但在实际教学中,虽经教者深挖细掘,学生有了一定认同感,但总要打些折扣。何故?当代学子们普遍崇拜伟人英雄,追星逐腕,  相似文献   
5.
一、虚实相生,别开生面——画笔手法的运用曹雪芹写人深得绘画之妙法,常常通过他人之口说、耳听、眼看、心想,远伏近铺,层层皴染,塑造富有立体感的鲜明形象,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林黛玉进贾府后,宝、黛虽未谋面,但在实写黛玉的同时,“得间便入”,虚写宝玉。作者首先通过别人之口“说宝玉”,通过黛玉之耳听宝玉。王夫人向黛玉介绍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不要去招惹他。林黛玉又自然联想到母亲生前所说的“二舅母生的表兄,乃衔玉而生,顽劣异常”,如此先入为主、欲扬先抑之法,给读者造成强烈悬念,难怪林黛玉疑…  相似文献   
6.
《社戏》(节选)与《故乡》均为鲁迅短篇小说名作,两文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均以故乡为母题,均塑造了鲜活灵动的故乡人物形象,均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挚爱和对理想未来的憧憬向往;两文异点亦鲜明。对比解读,会更深刻地体悟到先生乡情小说艺术的精妙与思想的深邃。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在课堂.新观念落实的关键也在课堂。本坎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变,即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探索式学习转变。因此,在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的、能动的、有创造性学习的快乐主体,是我们历史教师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课是《词五首》,其中第3首是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时的壮阔场景,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并委婉地表达出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但书中213页所插的图画,却与课文下面的注解不符,令人感到尴尬。  相似文献   
9.
一、虚实相生,别开生面——画笔手法的运用。曹雪芹写人深得绘画之妙法,常常通过他人之口说、耳听、眼看、心想,远伏近铺,层层皴染,塑造富有立体感的鲜明形象,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林黛玉进贾府后,宝、黛虽未谋面,但在实写黛玉的同时,“得间便入”,虚写宝玉。作者首先通过别人之口“说蛊玉”,通过黛玉之耳听宝玉。王夫人向黛玉介绍宝玉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不要去招惹他。  相似文献   
10.
谢建丽 《现代语文》2011,(6):113-113
张岱是晚明文坛中的最后一位"殿军",他的小品散文笔墨洗练,意趣深远,历来为人所称赏。《湖心亭看雪》当属此中佳构,捧读一遍,犹如尝肉一脔,意味隽永,历久难忘。这篇文章给人总的印象是一个"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