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倡导为学生减负的今天,各种类型辅导课程依然充斥着学生的课余时间。课外辅导为何如此倍受青睐?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此现象进行剖析发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校办学资源条件的限制、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助推等是辅导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倡导为学生减负的今天,各种类型辅导课程依然充斥着学生的课余时间。课外辅导为何如此倍受青睐?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此现象进行剖析发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学校办学资源条件的限制、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助推等是辅导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5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个别访谈,调查研究安徽省学校心理咨询伦理的现状。研究发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咨询伦理的认识存在诸多偏差、普遍忽视知情同意过程、实践能力欠缺。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其心理行为适应城市文化的过程。从文化心理学的角度,了解其市民化的表现,探究其市民化的动机,分析其市民化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有更深刻的理解,以促进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论学生的尊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伦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各项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进程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从当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出发,探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伦理的内在价值有助于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伦理意识水平,推动这一领域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强是个体不断提升自我,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努力进取,克服困难的一种人格动力特质。通过对36名优秀毕业生自强事迹访谈文本的分析,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为大学生自强行为提供外部动力支撑,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为大学生自强提供持续内在动力;自我管理是自强实践的重要环节,自我调节对大学生自强韧性的形成发挥着积极作用,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自强能力和效能感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基于这些特征,可以有针对性培育和提升大学生自强意识。  相似文献   
8.
学校心理学研究伦理是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本文通过对学校心理学研究案例的陈述,分析其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指出学校心理学研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重视研究的知情同意环节,综合评价研究的内容设计.  相似文献   
9.
刘光辉  卓潇 《科教文汇》2014,(10):185-185,189
通过对安徽省6名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进行个别访谈,调查研究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形成因素。研究发现:高校安全保卫人员普遍存在较大工作压力,其中职业认同、工作负荷、职业发展、经济压力等是形成其工作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课外辅导班火爆现象进行剖析,最终得出的结论是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利益驱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校办学资源条件的限制、传统家庭教育观念的助推等,是辅导班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