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创造,人对自然的了解逐渐加深,知识不断增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科学。时至今日,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最强大的事物。科学不但改变着物质世界、改善着  相似文献   
2.
1993年12月20日至12月30日,华东师大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组和生物系教学法教研室主办了全国生物学科学教育研讨会。会上特邀美国堪萨斯州州立大学J.R.S.Schrock博士作专题报告。内容广泛,讲授生动。现就我们感受较深的几个专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3.
生本学习是生本教育的主要实现方式.积极心理学对于深刻理解生本学习能提供独特的视角.生本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给学生带来欢乐与乐观的心理,其重视自主学习中的探究性使学生产生深度的幸福感,重视合作学习以促进学生的交往能力与自我表现能力的提高.生本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成功感与进步感,增强其幸福感,从而有助于人格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卢建筠 《生物学教学》2003,28(10):29-30
《德国综合理科》(初中版第 1册、第 2册、第 3册 )教材原由德国克莱特出版社 (2 0 0 0年 )出版 ,同年在其资助下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推出中文版。虽说分科的新课程生物学实验教材难以与综合理科教材简单相类比 ,但我们仍从这种分析中看到了我们的不足以及世界课程改革的大趋势。1 本教材的内容简介  本教材的一、二级目录如下 :册名张  名节  名第一册Ⅰ知觉和感觉△试一下1.知觉的发展  2 .电影院—拨动心弦的娱乐场所  3.增强知觉  4 .在知觉世界中考察△信息技术Ⅱ微观世界中的发现△这是什么 ?1.舒尔特老奶奶的家遭劫  2 .微小…  相似文献   
5.
本书名言摘录:·夏山学校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培养出健康而自由的孩子,使他们在生活中不会遭到"恐惧"和"仇恨"的摧残。P3-4·让学生"自由发展"已在夏山被证明是可行的。P4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导向的微格教学实验之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索了在微格教学实验中进行素质教育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了提高师范生的信心指数、兴趣性、创造性、持续性等教育素质,并从多元教育实践角度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终身发展能力是现代生物教师主要的时代素质。现代生物教师的终身发展主要有三个要素 :(一 )坚实的师范生生物学素质教育是现代生物教师终身发展的第一渠道 ;(二 )丰富的教育科研活动是现代生物教师终身发展的第二渠道 ;(三 )持续的学习能力是现代生物教师终身发展能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理论差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组织教育是一种基于自组织系统论的教育观,其以基于系统论的后现代范式为导向,以自我组织、自我协同、自我激发为基本特征,强调内在性和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自身的能动性,并重视开放、丰富的价值;而与其相对的他组织教育基于传统机械论的科学观,以机械论的现代范式为导向,以控制为目的,重视教师、社会等外部指令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学习分类理论的背景 20世纪50年代,布鲁纳与别人合作完成了一项重大的研究,即通过实验揭示了认知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归类或概念化。我们知道,人们要认识某一事物,就要先将该事物归入某一类别,而此时,他(她)也会对该事物必须具备、但现在尚未知觉到的属性作出自己的预测,也就是说,事物的意义是与人们对与其有关的属性或预期的结果作出的分类假设联系在一起的。而布鲁纳的这项研究也深得皮亚杰的赏识,被称为是“思维心理学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0.
自组织教育与他组织教育的实践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组织教育是一种基于自组织系统论的后现代范式教育观;而与其相对的他组织教育则基于传统机械论的科学观,以机械论的现代范式教育为导向。这两种教育实践观在教育机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即是否能真正重视学生的核心作用,这两类教育实践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学生的发展;课堂教育;班集体教育和学校系统层面。从根本上说教育是学生自己的事;教育从本原上讲是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实现的。这样就对教育的实质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