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后现代乡愁     
城市不是乡愁的产地,城市只是埋葬乡愁的坟场。我们周游在后现代的工业城市,难觅经典永恒的乡愁。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令人一见倾心的乡愁,那它一定是逃离了都会,偷偷生长在被现代人遗忘的高山之巅的乡舍与内陆深处的村庄。因为乡愁萌芽在朴素的地方,乡愁生发在辽阔的原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偶像变迁”的角度,梳理当代青年与前代青年在人生榜样上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并经由剖析当代青年新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以揭示榜样与偶像错位的后果与缘由。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主要是人类生产、消费活动所造成的 ,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 ,人类不文明消费行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凸现出来。为保障国家环境安全 ,改善环境质量 ,在消费领域 ,需大力倡导文明消费 ,改变公众对环境不利的消费方式。文明消费着眼于人们消费的全过程中节约资源、尊重自然、减少废弃物生产量 ,并要求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资源化 ;同时大力推广绿色消费。它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文明的消费过程为保护环境 ,人们的消费动机、消费的全过程应遵循如下的消费准则 :1.“保护物种 ,尊重自然”的消费观许多物种濒危、灭绝 ,其…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研究路径,是既能体现意识形态需求的政治性与学术体系话语的科学性的融合。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话语体系,必须在中国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世界全球化进程相互影响的格局中,在民族身份认同与全球价值认同、在民族性文化与全球性文化、地区性伦理与普遍性伦理相权衡的格局中,在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的相嬗递的历史文化格局中,在蛮荒时代、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相递进的格局中,在基础理论问题、综合理论问题与现实前沿问题相叠加的格局中,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的理论背景。而力求在平易实之间,把握信、达、雅的方式,是进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话语体系的重要立足点。信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路径的基本信念,达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路径的基本理路,雅是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路径的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5.
在商业洪流激涌的当代社会 ,大众文化实际上就是媒体文化。传媒及传媒产品已随着其社会化的进程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 ,传媒不仅以其符号价值跃上潮头 ,而且以其特有的一整套知识或技艺创立一种审美标准与社会趣味。但在另一个层面上 ,规范传媒的欲望与保持必要的节制 ,这是在探讨媒体传播速度、强度与广度背后更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民伦理在日用人伦之外间接而生,它不仅仅隶属于道德情操的范畴,还是行为的规范性法则.对公民伦理核心概念的论述,需要从“个人的善“与“社会的善“谈起.现代社会公民伦理作为一种道德概念与行动哲学,体现出六种基本特质.在这个民主参与的现代社会中,公民伦理承担的是整合理性的人与理性的规范的道德使命.  相似文献   
7.
1998年开始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正自上而下、有条不紊地在中国 大地上有序健全地进行。它是一次巨大的利益调整,涉及到管理哲学中的一个主 要矛盾(主体和客体)、两个基本问题(组织和个人、组织和环境)。我们只有真正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去认清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诸种问题,才能跟进制度文 化的变革,真正使政府机构系统的效能达到最优化。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公开课因其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而受到批判。常态课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面对纷繁错综的论争,我们应该以怎样更为理性的态度完善教学实践呢?我以为,把公开课上成常态下的公开课,追求自然本真的风格和学生主体发展的教学效果。细分公开课,完善教学评价体制。要真正发挥公开课的价值和作用,就必须科学地建构、理性地批判,让公开课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教育的境界在于达到求知的完美,但检讨近二十多年中国教育的思潮变迁,我们不难发现从“读书无用论”到“读书赚钱论”之间此消彼涨的观念变更。大学教育的工具理性过分张扬,单向度的大学教育观正在淡化着大学教育的理想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本于人性人情人心之常,从家道之仁、政道之仁与为人之仁,儒家伦理中的"仁"成了一种外在的道德原则规范。从其文化属性来分析,从礼乐社会、家族社会到宗法社会,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的本土性体现为,它与传统中国专制社会的特点紧密相关。而从其精神蕴含上来分析,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顺应的是一种等级制安排的差序格局。因缘于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的诸因子并不全然构成现代公民意识的"善",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与现代公民意识并不相契合。要推究现代公民意识的地缘性,就必须研究与其相匹配的公民伦理的精神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