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美国现代小说家海明威以其非凡的经历和不朽的文学作品享誉世界,然而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却自毙身亡,引起世人的无尽哀戚与困惑。作为生命个体,尤其是喜欢冒险并有着复杂经历的海明威,不可避免地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受到死神的捉弄并惶恐地感到死之凄凉、死之无常和死之不可捉摸。作为文学家的海明威,他无法回避对人生仔细的琢磨和深刻的领悟后产生的苍凉虚无的悲哀,所以不得不用死亡去实现另一种圆满。  相似文献   
2.
浅议英语人名习语的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习语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邃的社会背景,与其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体育娱乐、文学作品等诸多方面的文化关系密切.英语习语使英语语言更加绚丽多彩、鲜艳夺目,能激发联想,深化主题或创设意境,文化信息异常丰富.其中一些由人名构成的习语更是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文章主要探讨了与人名有关的习语的来源.  相似文献   
3.
小学英语教学情景创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景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的真实情景.通过创设语言学习的情景,以情景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由于其强调语言和环境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性认识.小学生理解能力不高但擅长对感性认识的记忆,因此情景教学法非常适合教授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言时使用.文章着重分析小学英语情景教学的实质,并提出了多种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英汉民族思维方式之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汉语思维方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在英文写作中的措辞、句法、篇章等方面均有表现.文章拟从分析英汉民族的思维差异入手,通过对比思维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及对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进而探讨如何使英语句式开头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清代传奇剧《长生殿》因为曲论家吴仪一的改定而更适于场上演出,吴仪一借助对此剧的评点来阐述自己的戏剧理论观点。吴仪一的评点侧重于言情主旨、针线缜密、关目巧妙、戏曲意境及演员表演等方面的评论,他恰如其分的评析已经深入到戏剧艺术的本质,丰富了古典戏剧的评点理论。  相似文献   
6.
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据性进行对比,有助于认识英汉词汇体系的构成特点。文章主要从词汇的语音理据入手,就其构成、语音形式及功能等几方面,对英汉拟声词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培养面临的挑战 1.师生关系的变化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那种单一的、教师权威至高无上的空间相对变小,而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相对扩大。因此,这种权威空间的缩小和学习空间的扩大使得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城市特色在凝固的历史中形成,也将在历史中延续酝酿.城市特色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积累和发展,需要一个漫长过程,在城市更新、发展中除了要保持城市特色和文脉特征外,还要根据不断更新观念、明确发展方向和特色的定位.才能使城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引领读者进入作品艺术世界的桥梁,品味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也是一种艺术享受.语言的内容是通过优美的形式来表达的.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即使有非常好的内容,如果没有优美的形式来表达,也不容易流传开来.感知作品的美情美意需要通过赏析语言尤其是语言的表达形式来进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大学英语>整套书籍所选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文章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为例,赏析其语言表现形式之美.  相似文献   
10.
一、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培养面临的挑战1.师生关系的变化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那种单一的、教师权威至高无上的空间相对变小,而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相对扩大。因此,这种权威空间的缩小和学习空间的扩大使得师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2.英语教学目标的变化新课标对英语能力作了明确的要求,而师范院校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的变化,如何使英语专业师范生具备相应的自学、教学、交际能力,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3.英语教学对象的变化几年前,我国绝大部分英语初学者是初中生。最近几年来,英语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