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回顾12条基于研究的教学设计原则,说明了如何设计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材料来促进学习。首先介绍了多媒体原则(根据五个对照实验得到的中值效应量为d=1.67),其主张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语词和图像同时呈现的效果比只呈现语词的效果要好。无关认知加工做的是和教学目标无关的事情。为了减少无关认知加工,提出的教学原则有聚焦要义(d=0.70)、标记结构(d=0.46)、控制冗余(d=0.87)、空间邻近(d=0.79)和时间邻近(d=1.30)。基本认知加工的功能在于对基本材料进行心理表征。为了调节基本认知加工,提出的教学原则有分段呈现(d=0.70)、预先准备(d=0.46)和双重通道(d=0.72)。生成认知加工的功能是为了建构材料的意义。为了促进生成认知加工,提出的教学原则有个性化(d=0.79)、人声化(d=0.74)和具身化(d=0.36)。部分原则有边界条件,例如有的原则对新手学习者比对专家学习者更有效。  相似文献   
2.
公共图书馆面向读者免费开放,这是公共图书馆平等观念、服务职能的回归,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就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之后如何更好地管理图书馆资源并为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张恩铭 《图书馆学刊》2013,(2):111-112,115
3G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手持终端设备的出现和普及,使广大读者越来越青睐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移动阅读.移动图书馆带给读者全新的基于海量信息资源的移动阅读新体验.笔者从涵义、现状、特点、功能和注意问题等几个方面对移动图书馆的构建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5.
张恩铭 《图书馆学刊》2011,(11):128-129
诠释了云计算的定义,结合云计算的特点对其在各个领域的作用作了简单阐述,分析了云计算给图书馆带来的新机遇,并结合辽宁省图书馆的现状,深度展望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未来发展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7.
李欣  张恩铭 《图书馆学刊》2024,(1):83-85+90
以辽宁省图书馆“智慧条码”阅读服务平台为例,分析当前电子图书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时期图书馆纸电融合服务的路径,为图书馆纸电融合服务的创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小纱窗     
Xi己0 sho ehuong xi白ngg色weib下ng小纱窗·像个卫兵,to eongb自su{bidnf白ng shui tong xing它从不随便.放J谁通行。D6ng口honfeng qTngq丁ng ehUT Idi de shih() 当‘__青、风轻轻吹来的时候飞tOC匕户ng koile kuon gUOng de XIOng hudi轰几雌开了宽广的胸怀。巍H守户9 qTng Ii6ng“。「,。n WO 21黔呱让.清一凉撒满屋子.自d6u y6一ehon ti6n de xido 都有春天的笑丹江市长安小学三《3】班学生扭胡芳蘸叔、;、键餐鳅翱孰巍蘸襄小纱窗@张恩铭$牡丹江市长安小学三(3)班!学生…  相似文献   
9.
北京体育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开办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院校,在该专业发展初期就确定了"走产学研之路,培养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创新实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将"产学研"融入到办学理念中,并以此作为办学特色的主要内容,作为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产学研"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办学效果、社会效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扩大就业等方面取得了若干个标志性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理解学习者如何建构正在学习的内容的意义,研究根据“生成式学习活动”(Generative Learning Activities,GLAs)的优势与边界条件,提出生成式意义建构框架。生成式意义建构框架区分了三种主要的意义建构方式——言语解释、图示表征和具身表现,每一种方式都有助于实现独特和互补的认知功能。具体而言,该框架假设学习者在心理上组织和模拟学习材料(通过图示表征和具身表现方式),可促进自己概括学习材料的能力(通过言语解释方式)。GLAs的相关研究证据也表明了图示表征和具身表现(教师提供和/或学习者生成)能促进学习者高质量的言语解释以及相应的学习结果。研究还探讨了学习者在生成式学习活动中意义建构的若干障碍,这些障碍有助于解释生成式学习活动何时无效,并阐述了通过对生成式学习活动作出适时指导和合理安排时机来克服障碍的可行途径。最后,研究阐明了生成式意义建构框架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