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各国文化   2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黄河流域在气候趋于干冷的生态变化态势下,由于中下游人口剧增、人为活动强度增大,加以清廷对黄河下游治导与对中上游经济开发策略失当,致使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变化程度远超前代,且其变化趋向总体是局部地区有所改善而总体恶化.其影响不仅在当时即已显现,而且还及于现代.当今黄河下游洪涝灾害仍经常发生,干流改道的威胁依然存在;中上...  相似文献   
2.
清代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变迁,是当前我国清史、环境史、历史地理学研究中一个值得倍加重视的领域,其研究现状虽较为薄弱,却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促使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广泛深入发展,应在农业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水生态环境、海滨生态环境、草原与沙漠生态环境、城镇与工矿区生态环境等六个生态环境类型与学科理论有关的问题上着重致力。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有着5000年悠久发展历史,且中华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其地图的绘制也起源甚早,地图绘制在古代曾达致世界领先水平,对国家治理、军事攻防、社会经济与科学文化发展均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据《地理学思想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一书作者刘盛佳教授在该书中所论,中国还在远古时代,就流传着“龙马负图”和“史皇作图”的传说。  相似文献   
4.
5.
<正>~~  相似文献   
6.
“第三世界环境保护政策、项目、技术转让与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黄春长,朱士光由陕西师范大学、美国北依阿华大学和国际政治学会技术发展分会共同举办的“第三世界环境保护政策、项目、技术转让与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1月1~3日在西安召...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都与中华文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自西汉司马迁著《史记》始,就对前代都城进行记述,且成果丰硕。自20世纪初起,学者们采用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对古都从微观复原、宏观综合以及文化等三个层面进行了各方面研究。由于古都文化是历史上一个王朝或时代文化的缩影及精华,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古都学与中国文化研究的重点。今后古都文化研究,随着我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应在古都文化源流、内涵、特征、影响等多个学术方向以及在推动古都所在城市之传统风貌保护、古都文化旅游等应用方面取得广泛深入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西汉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特征与都城长安相互影响之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西汉初高祖刘邦建都长安,既看重关中地区当时便于控内御外的宏观地理优势,同时还看重关中地区生态环境的优越。西汉200余年的史实也表明,关中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对都城长安的建设与物资供应以及经济的繁荣提供了物质保证;而西汉王朝针对王畿所在的关中地区采取的一些政治、经济、文化措施,也对保护与改善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历史悠久绵长、内容广博深邃的中华传统文化中,自黄帝倡导"节用水火材物"始,始终蕴含有"天人和谐"的思想,且对我们中华民族与国家的存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经历了五千年的风雨沧桑,由于历史上一些统治集团举措失当,导致生态环境出现了多方面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顺利健康的发展.当前举国上下同心协力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也是弘扬中华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吸取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和谐"论的主要思想内涵,开展深入的学术研究与广泛的宣传普及教育;其次政府要进行科学决策,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树立全民俭朴节约的生态伦理观与生活习俗观.  相似文献   
10.
历史时期举世各国之经济社会发展的史实表明.地理环境.首先是自然地理环境加上由之衍生的人文地理环境对于人类从事基本经济社会活动的城乡市场以及城乡市场网络结构之形成与发展演变起着重大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据此,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论述其地域范围、区域分异、自然地理环境基本特点以及历史时期主要因人为开发导致的一些生态环境变迁趋向.以期为当今这一地区完善城乡市场结构与推进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提供基本背景及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