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在信息系统的期望确认模型基础上加入感知易用性及学习自我效能感两个变量,构建了SPOC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持续学习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满意度和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影响了持续学习意愿,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持续学习意愿产生了显著影响;期望确认显著影响了满意度,感知有用性对于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学生的感知易用性和学习后的期望确认程度显著影响了其对于感知有用性的判知;感知易用性、期望确认和学习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两两相关。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从提升期望确认程度、学习自我效能感和感知易用性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学生持续学习意愿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3.
近年来,河南卫视相继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让中原文化闪耀全国,带动河南文旅流量的线下转化,助力文旅产业转型和地方品牌重塑。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概念隐喻,研究借助符号学和传播学理论,从动态多模态话语分析角度,运用扎根理论和网络文本分析的方法,提取和转化节目中部分文化符号,归纳总结出洛阳文化IP,并详细阐述其形成的五大孵化路径:文化IP引起用户情感共鸣、多渠道传播、科技赋能、品牌合作以及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旅游对于人民的意义和功能也发生了改变,从之前以经济功能为主向增进人民福祉转化,旅游的人民性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当前旅游社区的研究重点也逐渐从社区参与、社区增权等独立话题转变为社区参与对人民美好生活产生的深层影响等关联话题,即研究社区参与和民生福祉的关系。基于对旅游社区研究领域国内外重要文献的梳理,以旅游人民性作为研究视角,从经济效应、社会效应、环境效应和政治效应四个方面来阐述旅游社区参与和社区增权对于民生福祉的积极影响,对于后续开展旅游社区与居民福祉的深化研究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方向。未来,伴随福祉研究更多引入旅游以及福祉测量体系的完善,旅游这一现代社会的重要生活方式和民生诉求将被更多地纳入民生福祉的考察系统中,引导学界更好地认识旅游和旅游的人民性,从而建构更加全面的民生福祉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高等理科人才培养的研究发展现状,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近30年我国高等理科人才培养相关的841篇期刊论文,从文献数量与年份、期刊来源、机构、高被引频次、作者、关键词、研究主题与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30年来我国高等理科人才培养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高等理科教育改革、基础性和应用性理科教育、理科基地建设、民族理科教育等领域。本研究还梳理了国际高等理科教育研究热点话题,为我国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路:未来我国高等理科人才培养研究可以关注理科教育中的“性别问题”、疫情背景下的理科“网络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