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5年,清政府派出以载泽等五大臣领衔的出洋考察团,是为清政府推行宪政改革的第一个步骤。考察政治大臣的选拔颇费周折,最终入选者基本上对宪政持认同态度,展示出清政府对待宪政改革具有相当的诚意。同时,舆论界对考察政治大臣的选拔过程密切关注,行使了批判、建言的职责,总体以支持、宣传清政府宪政改革为主,展示出清政府推行宪政改革具有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2.
从1898来华工作到1930年归国,庄士敦在华时间长达30余年,长期的在华生活使得庄士敦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按《论语》“士志于道”之意为自己取字“志道”。1934年,庄士敦出版演讲集《儒学与近代中国》,在这部书中,庄士敦站在捍卫儒学的立场,系统论述了对儒学的认知,尤其对儒家教育思想、孝道、祖先崇拜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对儒学是否为宗教及儒学的特质等论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从1898来华工作到1930年归国,庄士敦在华时间长达30余年,长期的在华生活使得庄士敦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按<论语>"士志于道"之意为自己取字"志道".1934年.庄士敦出版演讲集<儒学与近代中国>,在这部书中,庄士敦站在捍卫儒学的立场,系统论述了对儒学的认知,尤其对儒家教育思想、孝道、祖先崇拜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对儒学是否为宗教及儒学的特质等论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清末新政时期,地方督抚作为改革的直接推行者,其对待改革的态度成为决定改革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性因素,对他们进行深入细致的个案分析,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新政改革的进程及其动力所在.以留学教育为例,督抚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留学教育的规模、成效及发展方向.端方为清末新政时期崛起的满族地方督抚,以开明务实、力行新政著称,他面对日益凸现的人才真空,逐步深化了对留学教育的认识,促成了较为完整的留学教育管理体系.他在各地任上不仅从言论上积极倡导留学教育,在实践上亦是多途径派遣留学生,在发展留学教育事业上走在了时代前列,端方本人亦赢得了时论的广泛赞誉.但是,受主观认识及时代背景所限,端方留学教育活动的最大不足在于缺乏对留学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往往根据现实需求作临时性派遣,这显然不利于留学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端方又将非教育范畴的政治目的交织在留学教育之中,突出表现为采取各种措施严禁留学生沾染革命思想,并将派遣留学生作为消弭革命的手段,彰显出清末留学教育发展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
袁世凯在清末政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预备立宪的决策及其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政府为谋求宪政改革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即出自袁世凯建言,经费筹措、随员选拔、炸弹案侦破,袁世凯无不参与其中,颇能助力其事。然而,袁世凯对戴鸿慈、端方考察团在吴樾炸弹案后关于立宪期限的调查不置可否,而对于考察团归抵上海后的立宪期限调查则积极支持,随后更是与考政大臣互为奥援,共同推动清廷颁布仿行宪政上谕。当设置责任内阁的主张失败尤其是被清廷开缺后,袁世凯对宪政改革之难有了新的体认,转而对宪政改革趋向保守。袁世凯之所以在宪政改革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在于其既有通过政治革新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又有借宪政改革在政治漩涡中维护权势的意图。双重目的性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时期袁世凯对待宪政改革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清末变革时期政府高层官员的政治活动实态以及官场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6.
1905年9月24日,革命党吴樾炸弹袭击以考察宪政为主要目的五大臣出洋考察团,炸弹案的发生推动政府官员一改此前对于宪政保持缄默之态,开始就宪政改革公开建言,其中驻外公使联衔陈奏的《出使各国大臣奏请宣布立宪折》颇具代表性,其宪政建言或被国内官员借鉴,或与国内官员提出的宪政建言遥相呼应,尤其是该折直接影响了考察团的考察行程以及考政大臣归国后的陈奏,如果研究者对奏折不仔细品读,极易将该折误认为考政大臣的论调。  相似文献   
7.
端方(1861—1911),字午桥,号訇斋,托特克氏,满洲正白旗人。1882年,端方由荫生中举,此后历任直隶霸昌道、陕西布政使、河南布政使、闽浙总督、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端方一生历仕南北,总督一方,在晚清政坛显赫一时,于诸多事件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据载,当时北京流传“北京旗下三才子,大荣、小那、端老四。”“三才子”分别指荣庆、那桐和端方。端方的幕僚劳乃宣这样评价他:“昼则接宾客,见僚属;夕则治文书。其治事也,幕僚数人执案牍以次进,旋阅旋判,有疑义随考核加谘取焉。谋虑即得,当机立断,未尝见其有所濡滞,亦未闻其事之有遗误也。”邵镜人认为,端方办事机敏老练,“尤有政治才,在满人中亦不多见”。严复称其为“为近时之贤督抚”。《清代七百名人传》和《清史稿》皆评价端方“性通悦,不拘小节”,“三十二年移督两江,设学堂、办警察、造兵舰、练陆军、定长江巡缉章程,闻益著”。与此相反,张之洞、费行简对端方颇有微辞。张之洞指出:“至谓端有学有术,则未免阿其所好,  相似文献   
8.
袁世凯在清末政局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预备立宪的决策及其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清政府为谋求宪政改革派出五大臣出洋考察即出自袁世凯建言,经费筹措、随员选拔、炸弹案侦破,袁世凯无不参与其中,颇能助力其事。然而,袁世凯对戴鸿慈、端方考察团在吴樾炸弹案后关于立宪期限的调查不置可否,而对于考察团归抵上海后的立宪期限调查则积极支持,随后更是与考政大臣互为奥援,共同推动清廷颁布仿行宪政上谕。当设置责任内阁的主张失败尤其是被清廷开缺后,袁世凯对宪政改革之难有了新的体认,转而对宪政改革趋向保守。袁世凯之所以在宪政改革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政治态度,在于其既有通过政治革新实现国家富强的目的,又有借宪政改革在政治漩涡中维护权势的意图。双重目的性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时期袁世凯对待宪政改革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清末变革时期政府高层官员的政治活动实态以及官场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9.
清末,社会上逐渐掀起发展女子教育的热潮,加入这一热潮的亦有统治阶层中的少数人物,端方即是代表之一.端方在发展女子教育的过程中,"趋新"与"守旧"的双重心态并存:前者表现为他对女子教育的倡导不遗余力;后者表现为他在思想上严格遵循男女之间的"礼教之防".但是,正是由于双重心态的支配,端方发展女子教育的实践有时并不按照其思想所预设的走向,而在不自觉中超出思想认同的范围,客观上推动了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05年7月16日,清政府颁布了派遣王公大臣出洋考察的谕旨,此举为清政府推行政治改革采取的第一个步骤。考察政治大臣意识到高素质的随从人员是考有实效的前提条件,遂将归国留学生作为重点选拔对象。在出洋考察过程中,具有留学背景的随从人员承担了几乎全部重要场合的翻译之职,正在国外留学且倾向立宪政治的留学生亦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考察事务,热情积极,展示出新知识阶层日益成熟的参与意识及参与能力。同时,考察团亦将与留学生接洽、调查留学教育现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其目的不仅在于为政府制定留学教育政策提供依据,也是了解、引导留学生的政治取向,进而与革命派争夺留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