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单酯基芳香醛及芳香腈类液晶的合成与液晶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腈,与4-正丙基苯甲酸、4-正丙基联苯甲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氯化、酯化等方法,合成了四个多环单酯基类液晶:4-正丙基苯甲酸-4′-氰基苯酚酯,4-正丙基苯甲酸-4′-醛基苯酚酯,4-(4-(4-正丙基联苯)酰氧基)苯甲醛,4-4-(4-(4-正丙基联苯)酰氧基)苯腈。产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及MS表征,化合物的液晶相通过DSC及POM(偏光显微镜)确定。结果表明其中2个化合物具有热致液晶性,呈典型的向列项纹影织构。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种既有液晶性又有光敏性的多功能化合物4-[4-(4-丙基苯酰氧)苯偶氮]苯甲醛,运用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偏光显微技术(POM)研究了化合物的液晶相性质,运用紫外光谱分析法研究了其紫外光照射后的光反顺异构化过程。结果显示,该化合物具有典型的液晶相性质,且液晶相温度范围宽;同时,该化合物能够发生光致反-顺异构化反应,在甲醇或者THF溶液中反-顺光异构反应为一级速率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对有机物元素进行定性分析中,钠熔法仍然起着重要作用。在钠熔溶液的制备实验操作中,存在着加热过程中木质试管夹容易燃烧起火,加样时固体样品容易粘附在试管壁等问题,通过改进可以有效地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控制实验药品的用量,使实验快速、准确完成。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人才教育培养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点.化学类专业作为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创新性强的专业具有多年的实践教学和学生培养的积淀,但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定实际的问题:例如学生创新创业内在动力不足;化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要求及条件相对苛刻;课程设置中缺乏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教育;缺乏具有实践经验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指导;家庭、高校、社会、政府间的协同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通过深入分析化学类专业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一种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应用于测定油菜蜂花粉中的总黄酮含量,测定波长510nm,参比波长584nm,平均回收率98.2%,RSD=1.23%(n=5).结果表明,青海产油菜蜂花粉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3.22%.该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课堂的有效性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同步运行的。那么,如何让课堂更有效,教师的教学行为更适宜学生的发展呢?课堂白描分析法的提出和运用,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效果十分显著。本文阐述了白描分析法的定义和操作方法、在集体活动中具体操作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以求能让执教教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客观评价自我,正视自己在教育活动中教育行为的适宜度,用"主人翁"的态度观察总结教师  相似文献   
7.
将微机自动控制和数据采集技术应用于物理化学实验领域,自行研制了一套微机辅助测量系统,可自动完成实验数据的采集,记录,储存和处理。  相似文献   
8.
以2,7-萘二酚,1,5-萘二酚和对甲基苯甲酸,对丙基苯甲酸以及对乙基环己基甲酸为原料,合成了4个萘二酚酯类液晶化合物,其中3个为香蕉型分子,1个为棒状分子。产物通过红外光谱仪、气-质联用仪(GC-M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结构表征,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及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化合物的液晶行为。结果表明,所合成的这类萘环衍生物具有液晶的性质。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征程中,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深刻的思考,形成了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是新时期打造广东文化强省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技术研究核桃仁油脂酸组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乙醚、正己烷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对核桃仁中的核桃油进行提取。用两种甲酯化方法对核桃油进行处理,通过GC/MS方法分析了核桃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从核桃油中共检出13种脂肪酸,除亚油酸等5种文献报道过的主要成分外,还包括十四烷酸(肉豆寇酸)、十五烷酸、十六碳烯酸、十六碳二烯酸、十七烷酸、二十烷酸(花生酸)以及二十碳烯酸和二十碳三烯酸等8种含量较少的成分,约占核桃油脂肪酸总量的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