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九香 《职业圈》2007,(6X):128-129
文章从任意角概念和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出发,阐述了“诱导公式”的本质,即周期性和对称性。在弄清其本质基础上,探索运用“诱导公式”解题的一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诱导公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其特有的规律,以及运用此规律进行解题时的独到之处。“诱导公式”之妙用,让人运用起来如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2.
数和形是数学教学中两种主要的研究对象,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使学生灵活掌握,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相似文献   
3.
4.
<正>要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结合我校协作教育办学理念,我们构建了"角色学习圈"协作课堂教学模式。一、模式的理论基础"学习圈"是美国著名体验式学习大师大卫·库伯提出的理论,其思想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任何学习过程都应遵循"学习圈"原理。圈的起点首...  相似文献   
5.
7月22日下午,《湖北教育》第十一届通讯员培训会现场,著名教育家吴非、本刊主编肖昌斌与六位特邀嘉宾围坐一起,就"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的话题展开讨论,为与会代表献上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精神盛宴。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习并非学生对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其已有的认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探究式教学,教师围绕课题内容结合学生能力实际,设计难度不同的探究问题,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一步步引向深入。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从而积极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学生在自己发现规律的同时,也在不断的丰富着自己的逻辑思维,提高思维活动的严谨性和缜密程度,从而做到概念清晰、判断准确、推理有据。本人在五年高职数学课堂进行了探究式教学的应用和实践,本文在实践基础上对探究式教学进行的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
陈九香 《职业圈》2007,(12):128-129
文章从任意角概念和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出发,阐述了"诱导公式"的本质,即周期性和对称性.在弄清其本质基础上,探索运用"诱导公式"解题的一般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对"诱导公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其特有的规律,以及运用此规律进行解题时的独到之处."诱导公式"之妙用,让人运用起来如曲径通幽,柳暗花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