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我国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工地试验室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工地试验室标准化建设、工地试验室驻地建设、工地试验室制度建设和工地试验室档案管理4个方面探讨工地试验室在工程质量保障、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达到有效控制和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前年暑期高初中继续教育培训时 ,一位专家曾抛出这样一个掷地有声的论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也许因为论点新颖 ,也许因为专家的权威 ,总而言之 ,每每成为学校领导批评教师教不得法的强有力的论据。我 ,是一名教师 ,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 ,也许是因为自己不出色吧 ,反正 ,这句话的每一个字都时时刺痛我敏感的神经 ,时时重重地捶击着我的心。我甚至厌恶听到这句话 ,它违背了教育的规律 ,伤害了教师的感情 ,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 ,是一句于情于理都难容的话。首先 ,它过分夸大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忽略了家庭、社会对孩子的…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艰巨、复杂、细致的教育工作,不仅有其自身的规律,也有许多方法和技巧。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会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育工作实践,谈谈班主任工作方面的方法和技。  相似文献   
4.
我国非遗文化丰富多样、博大精深,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髓和智慧,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感到自豪,同时传承非遗文化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冲击,使各民族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各民族地区中职学校如何在深入开展职业教育的同时,结合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寻求职业教育与非遗文化传承最佳的结合点。该文在中职音乐课堂上将本乡本土非遗文化进行系统学习和艺术实践,让学生熟悉并热爱民族非遗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培育中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远意义。最后该文结合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非遗文化传承中存在的几点突出问题,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水力喷砂切割技术在国内普遍被应用及研究。文章基于这一背景,简单阐述了目前我国井下作业技术的现状,研究分析了水力喷砂切割技术的工作原理以和特点,并对井下作业中水力喷砂切割技术的应用进行探讨,说明了水力喷砂切割技术对井下作业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旨在推动我国井下作业工作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兰洁 《科学.经济.社会》2011,29(3):165-169,174
典故是语言的精华,文章常常因为典故的恰当使用而增色。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根植于特有文化的典故在跨文化翻译中存在一些难以跨越的障碍。这是因为典故的内涵并非显而易见,只有处于同一文化中的读者才能顺利地理解典故的隐含意义。典故的隐含意义,即典故的语用隐含,是指典故在具体的文本使用中所产生的比喻义﹑外延义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含义。因此向目的语读者传达文本中典故的语用隐含意义就成为典故翻译的核心问题。本文将从语用隐含的角度和文化传真的原则对英汉典故词语互译的各种可行性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外语学习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之一。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和意识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1)学好翻译、做好翻译要注意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8.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主要表现在两种不同语言各自所具有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与习惯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学生,尤其是在写作中母语的干扰导致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不能准确而简洁地用英语表达思想.本文分析了英语写作中由于受母语的干扰而经常出现的种种表达失误,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9.
兰洁 《海外英语》2012,(6):54-55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高职校软件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查阅英文文献是从事程序员工作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该文从学生现状出发,阐述了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兰洁 《大观周刊》2011,(22):131-131,126
小哥哥在《情人》中的形象既神秘又温暖,小哥哥让主人公有了童年的回忆;但是小哥哥的死让“我”伤心胜于离开母亲,甚至让我联想到了“不朽”的人生哲理。本论文就从小哥哥的死的升华让作入手.分析作者对小哥哥和大哥的在心中的形象差异阐释作者和“我”对小哥哥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小哥哥和情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