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编辑用体"即受众,是以使用编辑产品的人、编辑产品检验者、编辑活动效果实验者和体验者、编辑活动效益兑现者的身份参与编辑活动的。"编辑用体论"的提出,不仅进一步确立了受众参与编辑活动的重要地位,也有助于编辑主体强化为受众服务的意识,提升编辑产品的价值,使编辑学研究更加完整、科学。文章从精神产品的价值属性及其提升的角度深入分析了"编辑用体论"提出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人的整合思维是汇集相互对立观点而取其优于矛盾双方的最佳解决方案的重要思维过程。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为满足文化选择、文化把关、文化规范、文化积累、文化传播的需要而形成的独特文化群体的编辑,其整合思维的关键要素在于思维过程中的批判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强化学术期刊“读者意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著名出版家、编辑家邹韬奋先生在毕生的报刊出版编辑生涯中,始终坚持报刊要"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进为鹄的"的办刊思想。他的以读者为根本服务对象的办刊理念,不仅在抗日救亡的30年代的报刊出版界发挥巨大作用和效果,而且对当今的一切出版媒介更具有现实意义和传承价值。尤其是学术期刊要改变一直以来重视作者而轻视读者这一认识上的偏差,将办刊的宗旨转移到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思想上来。强化学术期刊的"读者意识",使其真正被读者所认可和接受,才能有其久远的生存和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4.
出版传媒编辑在策划、组织、编辑、发行营销过程中,随时会遇到相互冲突甚至对立的问题,这就要求出版传媒领域的管理者和编辑运用整合思维方式进行建设性的思考和综合性的分析,进而择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的编辑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5.
该文基于高校社科学报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的大环境如何生存的讨论上,提出了要提升高校学报质量,使其在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方面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学报的立命之本——质量才是硬道理.因此就组织稿件的准确性、选择稿件的科学性、切实落实审稿专家意见、强化各级审稿制度等一系列提升学报质量的问题进行思考,从质量管理机制、提升编辑素养、办刊专业化等方面开展讨论,促使高校学报朝着稳健、实效、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家”是什么?“家”在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在当今改革大潮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家”又在人们意识观念和生活中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家”对整个社会起着什么影响?这是人们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提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并提出家庭美德建设这一课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抓住机遇,积极策划并组织出版了反映中国家庭现实,宏扬家庭美德的图书——《家·金色的港湾》。全书注重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伟大民族,自古以…  相似文献   
7.
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一呀一匹猎马一呀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遍野打呀打不尽50年代,这首风靡全国的抒情歌曲,把人们的视野引向东北边陲的兴安林海,引向生息繁衍在那里的祖国大家庭的一员——鄂伦春族。40年后的今天,又是这首歌把我们引入经过翻天覆地巨变  相似文献   
8.
漫谈编辑的职业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职业幸福感,源于编辑工作是一项值得尊重和挚爱的职业。编辑职业无论从大文化传播功能来讲,从职业过程就是提高学识水平思想修养的功能来讲,还是从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视角分析,都无愧是一个令从业者所挚爱、令社会和他人所尊重的神圣职业。我国出版战线的老编辑陈翰伯先生曾说:当个称职的编辑确实不容易,这里有许多学问要脚踏实地地学,但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热爱编辑工作。没有这个基础,学识再渊博,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