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2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鉴系统理论中从属关系和等级层次关系的原理,运用文献,比较、类比、分析与综合等研究方法,建构了现代排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模型,并论述了竞技能力模型中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2.
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是强调师生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根据问题组织教学,将问题意识贯穿整个物理课堂教学。对于课堂教学而言,问题标志着课堂教学的开始,围绕问题进行知识点的探究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问题的解决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将"问题"思想融入高中物理课堂,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幽默语言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幽默的教学风格,会给紧张的课堂营造宽松的氛围。教师巧用幽默的语言,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授知识,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教学过程本身的幽默,享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侯春 《考试周刊》2014,(87):133-134
<正>随着职业学校教学发展,机电和电子应用专业相应增设了PLC应用技术方面课程,《PLC》的理论教学速度快,但枯燥乏味,学生普遍反映效果差;实践教学兴趣较高,但往往因为一些简单的接线,就要耗掉大部分时间,以至于学生即使调试好了程序,也没有成就感,并且效率太低,对于没有太多知识积累的中职生来说,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缺陷。虽然大多数学校都配备了PLC和电脑用于学科教学。但由  相似文献   
5.
晕轮效应:教师评价行为中的态度误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春在 《教育科学》2001,17(4):43-45
晕轮效应是教师评价行为中的一种态度误区,它普遍存在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严重影响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本文对晕轮效应进行了心理学解释,译介了相关的心理学实验证明,研究探讨了它对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以及儿童自我发展所具有的负面影响,提出摆脱晕轮效应走出态度误区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课程与教学内容使学生主观上感到满足了需要,即形成良好的心理匹配,但这是一个被忽视了的教学有效性条件因素。这种忽视有着复杂的情境原因,在课程与教学变革中,这些原因更显示出新的冲突性,这迫使我们在运用心理匹配策略时,进行更多的适应性调整。在建构新的课程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式的情况下,我们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教师的教学风格、关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课的类型、关注可提供性和可支持性的教学条件,灵活地运用心理匹配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教学方式仅仅是新“形式”?——一个心理学的疑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方式的形式总是负载着特定的实质或内涵,但在课程与教学变革的实践领域,它们却被疏离了。许多新教学方式呈现出偏重形式忽视实质和内涵的倾向,这种倾向导致了教学变革的形式主义,这种形式主义可能与忽视心理学的研究密切相关。走出新教学方式仅仅体现为新“形式”的困境,有必要关注和吸纳心理学的相关研究。重视新教学方式的形式,更致力探究它的实质和内涵,并在变革实践中尝试建构其层次性目标,同时应开放新教学方式的形式,并鼓励新教学方式在形式上的多元风格。  相似文献   
8.
人们可能都知道“身体是载知识之车”的道理,而且都知道关于“体力和智力充分自由发展”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这里不仅把人的身体健康确认为学习一切知识的基础,还认为它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与精神力(品德、智慧、审美等目标的综合)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其实.重视人的身体健康,关注人的身体健康教育,这在教育理论中从来没有异议,在古今中外的有关教育目的或价值的理论中体育与健康从不缺位。不仅如此,在心理学尤其是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中,更是一向重视人的身体健康和身体发展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侯春在 《早期教育》2002,(17):12-13
又有一批新生要入园了。为了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除了家访之外,许多幼儿园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完备、有趣的设施,和蔼可亲的老师,使得大多数幼儿很快就喜欢上了幼儿园。但也有一些幼儿对幼儿园有着不同程度的惧怕、回避现象,对此,许多家长教师感到束手无策。他们或斥责幼儿,或娇宠幼儿,从而引发了幼儿持续的消极情绪。很少有人想到这里面有什么问题,更不会想到里面有影响幼儿发展的潜在的障碍。通过对这一现象极其成因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