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6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刘飞锋 《新闻三昧》2006,(12):40-41
因为职业习惯,平时喜欢将多家报纸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对比起来看,却屡屡看到让人“迷糊”的报道。为何?因为各报对同一件事的报道不尽相同,让人不知道到底该信谁。试举例如下:巴金到底享年多少岁?人民爱戴的文学巨匠巴金到底活了多少岁,这本来不是个问题。但2005年10月17日巴金逝世后,各报对这一事件的报道却说法不一。《南国早报》2005年10月18日头版导读《文学巨匠巴金逝世享年101岁,一生中创作与翻译1300万字的作品》,细看内文得知,巴金于1904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成都。计算一下,正好是101岁,没错。可9月17日《文汇报》上的一篇报道《贾庆…  相似文献   
2.
刘飞锋 《今传媒》2006,(7):40-41
会议是一座新闻的富矿。但一些跑会记者对按部就班地写作程序式会议新闻、完成“规定动作”得心应手,却不知如何搞好“自选动作”、如何从会海里“淘”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上好新闻。“会海淘金”确实是让跑会记者头疼的问题,也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话题。笔者认为,跳出会议本身,学会从会议全程(会前、会中、会后)去“节外生枝”,找出最能抓住人心的“新闻眼”,不失为一个提高会议新闻可读性的好办法。挖掘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人大、政协会议及党代会都是非常重要的会议,搞好这些会议报道也是报纸尤其是党委机关报必须完成的“规定动作”,但如…  相似文献   
3.
刘飞锋 《今传媒》2006,(4):39-40
目前,全国新闻界都在大张旗鼓地围剿虚假新闻,但假新闻还是层出不穷。在形形色色的虚假新闻中,有些是因为客观因素或作者的作风、水平等原因造成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完全是作者凭空杜撰、人为制造的。他们之所以公然造假,无非都是利益驱动,名利使然。因此,加大对新闻造假者的惩  相似文献   
4.
我所经历的假新闻赵金:现在,全国新闻界正在开展打击虚假新闻的活动。虚假新闻,在各个媒体和各个记者身边时有发生,因动机的不同,有故意失实和非故意失实之分。"纸馅包子"事件是明显的故意失实行为,而其他一些失实的行为,  相似文献   
5.
刘飞锋 《青年记者》2007,(15):63-63
作为新闻战线的一名新兵,范敬宜先生是我非常敬仰的新闻界前辈和名家。我一直想读到他的著作,但跑了许多家书店都未能如愿,直感叹他的书为什么这样难  相似文献   
6.
驻站记者如何在同题竞争中抓独家新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锋 《今传媒》2007,(7):0-41
独家新闻是同城媒体竞争的利器,而独家新闻难求,又是新闻工作者的共识.在当今信息高度开放的社会,要独占新闻资源几乎是不可能的,数家媒体聚集同一地点、聚焦同一事件倒成了常态.可以说,新闻已进入了同题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7.
写新闻,有时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数字,数字对提高新闻的真实性、精确度和说服力起到了以一当十的作用.但有些写进新闻中的数字却让人犯迷糊,觉得不可信,反而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8.
广西日报编著的<我们错了>一书出版后,在业界引起反响.我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阅读的,可见这本书对"自己人"的震撼.我主动对号入座,很庆幸没有找到自己的例子,但我仍然看得汗流浃背.不仅为同行的错感到痛心,更为自己以前的作为感到羞愧.  相似文献   
9.
记者是一个没有作息时间表的职业.只有每时每刻绷紧着神经.才能及时捕捉随时随地发生的好新闻。因此,做记者特别是做一名出色的记者,必须锐化自己的“新闻眼”、“新闻鼻”,学会“全天候”捕捉新闻。  相似文献   
10.
近日采访时碰到一位很有想法的政法宣传干部,他掌握的新闻素材相当丰富。奇怪的是,近年来,他几乎没有给媒体投过稿。他说,不是不想投稿,而是怕投稿,怕稿子被采纳见报。为什么会怕呢?他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