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4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作为20世纪40年代后期兴起于美国的现代管理学方法,用于对产品、建筑、系统以及服务体系的功能与价值进行分析、评估与改进,通过降耗增效,杜绝无效劳动,规范增值性作业,达到增进价值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实践应用成效显著。1978年,价值工程开始引入中国,主要应用于工业产品设计领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较少应用。  相似文献   
2.
姚雅欣  田芊 《兰台世界》2006,(19):59-60
清华园西院11号,杨武之故居,是位于西院住宅区东北角的一座小四合院。抗日战争前住在这里的杨武之教授,主持清华大学数学系工作,从事数学研究,培养数学人才,事业有成;长子杨振宁在这里度过美妙的童年,日渐显现聪慧的“异秉”,开始孕育30年后折取科学桂冠的希望。杨武之(1896—1973),安徽合肥人。代数学家,中国现代数论的创始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学系,后考取安徽省公费留学。1926年以“双线性型的不变量”研究获斯坦福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以“棱锥数的华林问题与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研究,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3.
从科学文化的视域重新解读梁启超 ,是不同于历史、政治、文化等传统视角以认识历史人物多元侧面的新路径 ,也是通过人文学者理解科学文化的新尝试。本文以梁启超结缘科学与投身文化事业为主线 ,揭示其科学观、科学方法、科学传播、科学认识论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转型的探索。进而指出以人文情怀为基石的科学精神与内在的“文化理性”是构成梁启超在中国思想、文化及民族精神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视科学精神为社会进步、新民强国的内在动力。1904年至1922年间,梁启超多次论述科学精神,积极实践在中国培育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为科学营造社会文化氛围的理念与行动,构成其关于科学精神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创建与科学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形成期,大学研究院的成立之于科学研究体制化和高等教育迈向研究层次具有双重意义。通过考察“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的创建历程,及其在国民政府《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出台前后相关的制度探索,进而聚焦抗战前理科研究所的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与派遣留学制度之间的关系,透过清华大学研究院的个案,初识大学研究院之于20世纪中国实践“学术独立”与“科学救国”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任职清华国学院导师期间,完成著作并讲授<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其中他首次确立"自然科学史"的地位,明确"自然科学史"与中国文化专史、学术思想史以及哲学史、史学史、社会科学史研究的层级关系,沟通科学、技术与新史学的内在联系.在明清学术史研究中,梁启超初步梳理中国科学技术史,从社会、文化的意义上检讨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与现状.他力求通过促进科学文化传播,实现建构中国"学术社会"的理想.这构成其科学文化学术实践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对现代科学的体认经由传统"格致"到一般意义"科学"再到广义"科学"的观念演进历程.在沟通格致与科学,厘清"学"与"术",从学理与实践深化科学概念的基础上,以政治与致用为关切的梁启超科学观念,与中国格致学传统、日本"科学"统一观及其政学兼顾的独特身分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自1897年由严复《天演论》译稿初识进化论,新的历史时空观由此开启,其政治、社会、文化观念因之而变:1902年前后力倡竞争、革命、破坏主义等力本论思想,不久转向主张调适、渐进,20年代重新阐释“进化”,指出物质进化与精神进化的区别,尤其关注人类历史进程中螺旋演进甚至循环往复的进化的特殊性呈现。基于人文视野对进化论认识的调整与深化,构成粱启超科学文化思想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正>京、晋博物馆藏水陆画是我国现存卷轴式水陆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明清时期北方官式水陆画的主要流派。其中首都博物馆藏品以皇家气质突显京派风格,山西博物院藏宝宁寺水陆画以古雅沉雄气质注解晋地风尚。本文拟通过从内容、绘画技法方面对比两者的异同,揭示二者画题宗旨相通,气韵各具殊相。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技术史》前四卷主要由李约瑟执笔,体现他的科学史观和编史方法.从第五卷起,李约瑟在世界各地寻找能胜任单独卷册撰写工作的学者,合作者大都未遵循"李约瑟范式",而是不断借鉴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不断从根本上挑战他的编辑思想,形成多元化视角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局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