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再现"媒介真实"--"真实再现"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确实具有"再现现实"的性质,但它绝不是现实的原貌,而是现实与非现实辩证的统一.电视纪录片中的现实,主要是通过我们的视觉器官去"观察"的现实,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各种各样生活的体验则是一般意义上的"体验的现实",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某种程度上是编导的主观反映,具有主观规定性.但我们必须承认,根据一定主观意识截取的部分,仍然要受到包含这部分外界全体法则的控制.这就是电视纪实类栏目、电视纪录片中"真实再现"得以生存的原因."真实再现"并非是对于"真实"的"再现",而是对于已经消失在镜头前的"真实"提供历史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才能为以后语文写作教学打下坚实基础。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充实学生的精神境界。尤其在电教助力下的阅读教学,在形、声、画的直观展示下,更加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艺术与机械技术─电影与电视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日]浅沼圭司著张雅欣译云桂宾校校者按:浅沼先生现为日本美学会、国际美学会、日本映像学会会员。同时任日本美学会委员,日本映像学会会长、日本学术会议艺术学联络委员,成城大学理事,文学部部长。是日本著名的美学学...  相似文献   
4.
大学所进行的专业教育,一般面向被称为“接受者”的群体,要使学生意识到创造是为了享受作品的人们而为,成为“传递者”般的创造人,就必须具有高度的知识与能力。为此,从事艺术教育的大学,在传授专业知识与技术时,是否能够引导每个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是否能够实行这样的教育,经常成为重大的课题。北京广播学院是为传播(广播、电视)媒介领域培养艺术人才的场所。所以,为了实现“培养创造力”这个重要任务,这类的大学在进行艺术教育时,面临着双重责任。一个是为将来的传播领域培养人才而实施的专业教育,另一个是为使学生发挥其自由的感…  相似文献   
5.
浅议职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发挥课堂导向作用、讲究授课艺术、结合专业特点、改善课余文化生活、体验成功等几个方面对培养职校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随着认知科学的兴起和不断深入,话语生成与理解过程中的显义问题已开始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在显义与隐义的关系问题上,有的学者认为有明显区别,有的则认为无明显区别。关联理论认为显义的生成过程不仅包括确定指称、消除歧义,还应包括充实这一重要环节,从而将显义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异文化的撞击──日本电视纪录片的地域性与国际性张雅欣文化这一术语在社会学、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中被普遍使用。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给了文化一个简明而又意义广泛的定义:文化是人类环境的人造部分。文化应该包含这样几力‘面的囚素:1.它指的是一个群体或社会的信念...  相似文献   
9.
电视:摆脱二流新闻的命运原著:新堀俊明[日]编译:张雅欣1995年10月,日本大学文艺学部放送学科教授新掘俊明到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以电视新闻以及日本电视新闻的历史等为题作了6次讲授。因为新掘教授没有讲稿,所以,作者仅凭当时做现场翻译的记录和与新掘教...  相似文献   
10.
NHK纪录片风波之后──对日本电视纪录片的反思钟以谦,张雅欣纪录片扮演之风不绝1993年2月17日日本NHK电视台公布了对于《禁区──喜马拉雅深处的王国:姆斯丹》一片里扮演事件的处理结果(参见《现代传播》1996一1)。从形式上来说对此事件的处理算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