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信息传播   8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时下不少杂文是勉勉强强做出来的。不少作者不是有感而发,而是为写而写,矫揉造作,字里行间处处是斧凿痕迹,极不自然。反观Essay中的名篇,几乎都是作者信手拈来,于有意无意之间摆开了龙门阵,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时似在与读者促膝谈心,有时又好象自言自语,随随便便,然而字字句句都发自心灵深  相似文献   
2.
杂文,中国有之,洋亦有之。在英美等国,有一种类似杂文的文体,叫ESSay。这个词,原义试试看,小来来,可引伸为小品文。约翰生博士所编英文辞典,认为ESSay是“心灵的一种无拘无束的俏皮话”。日本著名作家厨川白村对ESSay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上,倘若在夏天,便披浴衣,啜香茗,随随便便,和好友任心谈话,将这些话写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兴之所至,也谈些不至于头痛的道理吧,也有冷嘲,也有警句吧,既有hUMOY(诙谐),也有Pathos(感愤)。所谈的题目,天下国家的大事  相似文献   
3.
杂文作者不是玩弄雕虫小技的文字匠。不少文章“杂”味不足,并非由于文字上的毛糙,而是与作者缺乏素养有关。所以,学写杂文者,平时应刻苦磨炼,从多方面增强自己的素养。一,要有丰富的生活经历有些人误认为写杂文可以引经据典,闭门造车。其实杂文是开放在生活常青树上的花朵,它几乎触及生活的所有方面,没有生活便无杂文可言。因此作者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深入到生活中去捕捉题材。生活是个复杂的矛盾体,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恶,相互交错作用。作者  相似文献   
4.
新闻广告,常常使人受骗上当。有一则以新闻形式写的广告,说是某门诊部治牛皮癣有奇效。我误把广告当新闻,转告了患病的朋友。他得了福音,立即从乡下赶到城里求治。谁知急性子碰上了慢郎中,那郎中慢条斯理地提出两个问题:“我们这里不设病床,你有住宿的地方吗?医药费要两千多元,你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5.
报林丑蝙蝠     
天天看报.又在报社干了十多年,如今要我对报纸下个精确的定义,倒也犯难,只好向《辞海》讨教.它提供的答案是:报纸是“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出版物。”这句话,大抵是八九不离十,报纸上虽有称之为“报屁股”的副刊,登一些文艺、理论文章,但就其多数版面来说,还是以刊登新闻和评论为主。由于报纸离不开新闻,所以不少人又称它为新闻纸。报纸如果只登少量甚至根本不登新闻,那就有点儿不务正业了.然而这类叫人摇头的事情早已有过。1897年11月1日,上海《字林沪报》就创办了一张称“报”而不登新闻的报纸,名曰《消闲报》,其一、二版专载杜撰新闻和文艺作品,前者既是“杜撰”,  相似文献   
6.
意境美的ES Say必定兼具含蓄美。寓意于境,境中出意,这当然是一种含蓄。因为意境美的ES Say已作介绍,本篇不再赘述。下面着重介绍另一种含蓄美,即作者把“意”蕴含于事件之中,通过对事件的娓娓叙述,让读者从中领悟隐于事件背后的作者之意。宋人陈骙在《文则》中说:“文之作也,以载事为难;事之载也,以蓄意为工。”作者在写议论文时尤应注意这一点,否则,如同一本流水账,毫无精神活力可言。洋人写ES Say,深谙这一条写作诀窍,不少优秀作品都在叙事时避免参入断语,而把自己的观点寄寓于事实的叙述之中,让读者去挖掘出内在之  相似文献   
7.
杂文的气势     
打仗讲声势,作文讲气势。滔滔雄辩的杂文,理应有一种“飞流直下三千尸”的气势,议论时畅达有力,一泻千里,驳论时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如果文势衰颓凝滞板结,上气不接下气,不但朗读起来艰涩拗口,且难以形成滚滚滔滔大江东去的气势。气势——发自胸中的浩然之气曹丕《典论·论文》早就指出气势在文章中的重  相似文献   
8.
杂文的类型     
在《杂文的概念》一文中,作者曾为杂文试下定义,指出它是“以议论为主,熔叙事、抒情、说理于一炉的文学小品”。不仅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写法不拘一格,而且体裁也是相当繁多复杂的。过去有人认为“文体之散杂者,不足以分立各体,总称杂文。”其实在“总称”下面,确实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类型。鲁迅谈过这个问题,指出:“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虽然归类相当困难,但为了全面深入了解这一文体的特点,探明它的源头、流域范围,掌握各种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政论家,1896年8月9日创刊的《时务报》,得以在数月间流传江淮,风行海内,创日销量17000多份的历史最高纪录,原因就在梁氏所著政论大受欢迎。他的政论,立论新颖,行文流畅,而且笔锋常带感情。其代表作《变法通议》,以进化论观点说明天地间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他列举大量史实证明:因循守旧,造成了中国今天“百事废弛,卒至疲敝”,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才能在内忧外患岌岌可危的形势下求得祖国的长治久安。在万马齐喑的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下,梁启  相似文献   
10.
痴人说梦录     
甲:昨夜我做了一个梦。乙:什么梦? 甲:我出人出钱又出物,办起了一份报纸,叫编辑、记者天天指着我的鼻子骂,有缺点也骂,没有缺点也骂,把小缺点当成大缺点骂,骂得我狗血淋头,骂得我声誉扫地……乙:你这是痴人说梦,天下哪来这样的大傻瓜? 甲:这叫客现、公正。乙:客现、公正? 甲:对,因为我确实有缺点。乙:有缺点可以实事求是批评。普天之下,没有这样的客现、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