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本文主要探讨博物馆作为未成年人校外教育资源的利用问题。充分合理利用博物馆这一校外教育资源,既是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进程中重要的一环。目前,我国博物馆在进行未成年人校外教育中,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已有许多实践,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首先通过研究当代博物馆的特点说明博物馆是优质的校外教育资源,并介绍我国未成年人利用博物馆资源的状况。其次,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优秀案例,对我国博物馆作为校外教育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行反思,以期能使博物馆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与学校教育进行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
本教案来源于上海自然博物馆“开放式环境下的互动诠释——飞鸟探秘系列”教育项目。该项目依托常设展览中与小学科学课程有关的鸟类展品,重点诠释“鸟巢的结构与功能、鸟类的筑巢行为”等科学内容。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本教案将基于实物的体验式学习作为核心教学理念,采用基于实物的学习和情境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方法,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与科技手段,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基于实物的学习流程。由于活动材料可以整体打包,本项目也适合在学校中开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话分析,可以了解观众在观展过程中细微、即时的学习行为。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采取非干预式观察方法对展览观众进行调查,记录其对话及相关互动行为,以访谈法作为辅助了解观众发生对话的原因,采用艾伦的对话分析框架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与学习有关的对话发生频率相对较低,群体间的对话以知觉型对话为主。上述调查带来的启示是:可通过展览内容的生活化、展示方式的多样化、展品位置的合理规划以及展示说明的有效性,更有效地引发和促进观众之间的学习型对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