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是海外华文报刊的发源地,亦曾是国内各派政治力量在海外进行宣传和舆论斗争的最重要的阵地。70年代以来,华人人口迅速增长,基辛格秘密访华打破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僵局,两岸逐渐建立并增加了交往……在这种环境中,华文传播媒介在美国大地上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从1971年到1978年,华文报刊相继复苏,华语广播电视开始起步;70年代末至80年代,在竞相出局的“日报大战”中,美国华文日报初步达到“生态平衡”;待日报结束“战国时代”,周报开始迅速进步,华文传播媒介发生了全面变化和发展。在这里,作者以较长篇幅向我们展示了当代华文传播媒介的具体变化和特征,其中包括:1.报刊的总体构成已基本上实现了新旧交替;2.社会报刊、专业报刊大批涌现;3.广播电视从无到有;4.舆论一边倒的局面有了根本变化;5.传媒的主要对象由老华侨转向新移民;6.跨越“落叶归根”,鼓吹“落地生根”;7.传媒的总体水准大提高;8.信息传输和排印出版技术实现现代化,9.迈向现代化经营管理;10.双语报和英语报获得新经验。  相似文献   
2.
据一九八五年底的材料,在亚洲、南北美洲、欧洲、非洲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有华文报纸一百零三种,其中日报七十一种,日报期发行数合计在一百万份以上,其中仅新加坡、马来西亚两国便超过七十万份,美国约为十五万份。海外华文报纸分布地区之广,规模和影响之大,为各国非本地血统居民主办的新闻事业所仅见。海外华文报纸由于背景各异,反映了不同的政治倾向,特别是受到中国国内政局的影响,往往分成对立的营垒。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目前明显亲台的报纸已是极少数。许多报纸强调为当地华侨、华人社区服务,宣称要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来报道和评论海峡两岸的事态。还有的提出报纸要“政治淡化”,有的规定对两岸均不进行攻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海外华侨、华人越来越关心中国大陆的情况,华文报纸没有中国新闻就将失去读者,影响销路,因此各报不论政治倾向如何都纷纷扩大中国新闻的版面。以美国为例,各主要华文日报都辟有报道中国消息的专版。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虽然中国消息是作为国际新闻的一部分刊出的,仍占有一定篇幅。海外华文报纸的前途如何?有一种意见认为,由于华文教育在许多国家受到压制,华人新一代已不懂华文,因而华文报纸最终将消失。但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华文报刊的历史上,存续达半个世纪的报纸只有少数几家,其中就包括了被公认为“左派侨报”的《美洲华侨日报》(China Daily News)。这家报纸创刊于1940年7月7日,1989年7月29日出最后一期,前后共49年。纽约《华埠商报》载文把《美洲华侨日报》的历史分为五个阶段,笔者认为是基本上符合实际的,现摘录如下(具体的划分年月略有凋整):①1940—1950年,作为美洲(国)华侨自己的报纸,贡献啦著:它旗帜鲜明地支持盟国反法西斯战争,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欢庆新中国的成立。②1950—1962年:在美国麦卡锡主义黑暗势力横行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社是我国的一家非政府性通讯社,是为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外籍华人服务的综合性新闻、文化事业机构。现在,中新社每天通过文字传真机向10个国家和港澳地区的60余家新闻机构播发电讯稿约13000字;每周有六天在北京、香港同时出版《中国新闻》稿。每月对外提供各种专电、专稿、专栏稿、专刊副刊稿和大陆报刊文选数百篇。每月发新闻照片约500幅,其中一部分通过传真发稿,并向画报提供彩色照片和编印展览图片。通过发稿,同港澳和海外160家华文报刊  相似文献   
5.
1981年4月27日,是中国青年报创刊30周年。我国第一份全国性青年报纸的诞生,无论在中国青年运动史上还是报刊史上,都将占据它应有的一页。这里,仅就能够查到的文字记录和记忆所及,记述一些有关中国青年报创刊的史料,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近几年海外华文报刊的发展变化中,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就是大陆新移民报刊的兴起。“大陆新移民”,不是一个十分准确的概念,它大体上包括80年代以后出国的以下两种人;一是已在当地就业、定居的中国留学生,二是因家庭团聚或经商等移居国外的中国人。这些人往往自称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南洋商报︾的一段往事王士谷毛泽东除有题词在华侨报纸发表过以外,他的著作中明显地提到一家海外华文报纸,据笔者所见的资料,除了新加坡《南洋商报》以外,还没有第二家。1958年10月13日,正当我军对金门的炮击暂停一周之际,毛泽东起草了一篇准备以...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的海外华文报刊□王士谷海外华文报刊已经有了180多年的历史。据一项最新的但仍是不完全的统计①,从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创刊至1996年,海外共有52个国家和地区出版过华文报刊,累计总数为3,976种(内日报657种,期报975种,期刊...  相似文献   
9.
从华侨报刊到华人报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海外华文报刊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这些报刊的大多数已从中国人在外国的出版物变为外国华裔公民的出版物。我们可以将这种变化表述为由华侨报刊到华人报刊的演变。这一变化是历史的必然,影响是深远的,也是积极的。它对报刊自身的长期生存发展,对华人的长期生存发展,对所在国和我国都是有利的。华人报刊是从华侨报刊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有以下相同点:1.都是在外国注册出版;2.其地位和影响一般说都居于主流报刊之后;3.有相同的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它们又有原则上的区别:1.政治认同上的区别;2.编辑方针上的区别;3.内容上,特别是对中国报道上的区别。因此,忽视其历史的延续性是不对的,忽视其严格区别,以衡量华侨报刊的政治标准来平价华人报刊,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相似文献   
10.
最早的中文报纸的产生──从《金山日新录》140周年谈起王士谷今年4月是旧金山的美国第一家中文报纸。金山日新录。诞生140周年。笔者愿借此机会,探讨一下中文报纸的起源问题,说明。金山日新录》不仅是美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家中文报纸。问题的提出著名新闻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